[實用新型]一種整合光學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3457.6 | 申請日: | 2012-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89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萬婭鵬;陳學剛;郭奇;呂翠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2 | 分類號: | F21V5/02;F21V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6083***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整合 光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組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整合光學膜。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以輕、薄、短、小、低耗熱量、低耗電量、無輻射等優點已逐步取代傳統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一般而言,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結構由面板和背光模塊兩大部分組成,面板部分包括導電玻璃、液晶、配向膜、彩色濾光片、偏光片、驅動集成電路等,背光模塊則包含燈管、導光板及各種光學膜等。液晶面板本身并不發光,因此作為亮度來源的背光模塊是LCD顯示功能的重要組件,其中,光學膜更在屏幕亮度、均勻度、對比度與視角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使LCD能夠呈現更好的觀賞角度和色彩,在背光模塊中利用各式各樣的光學膜,提供一種能提高LCD面板亮度以使光源發揮最大效率,卻不需要更改任何組件設計或消耗額外能源的做法已成為最經濟和簡便的解決方案。
目前,背光模組通常在導光板上配置多個光學膜片,如擴散層、增亮膜,但由于擴散層、增亮膜皆為單獨的構件,故需重復組裝,如此繁復的組裝動作,造成了背光模塊組裝成本及工時的增加,降低了生產效率。
為了減少組裝成本及工時,提高生產效率,現有技術中存在使用光學膠將擴散層、增光層貼合從而實現一體化的技術方案,但是,由于使用光學膠將擴散層與增光層貼合,擴散層與增光層之間的介質由空氣變為光學膠,光線從空氣射進增光層下表面時發生的折射會使光線朝增光層上表面匯聚,而光學膠的折射率大于空氣,當光線從光學膠射進下增光層下表面時由折射產生的匯聚效果不如空氣好,甚至當光學膠折射率大于增光層時,還會產生發散的反效果,從而降低了背光模組的亮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使用光學膠貼合擴散片與增光層會降低背光模組亮度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整合光學膜,能同時實現擴散、增亮的效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整合光學膜,包括擴散層、增光層以及填充于擴散層與增光層之間的連接層,所述連接層中分布有至少一個折射率為1.3~1.4的第一光介質體,在所述第一光介質體中分布有至少一個第二光介質體;所述第二光介質體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光介質體的折射率。
進一步,所述第二光介質體的折射率為1.0~1.1。
進一步,所述第一光介質體的材料為玻璃或高分子樹脂。
進一步,所述第二光介質體為空氣、氖氣或真空。
進一步,所述第一光介質體的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或球體。
進一步,所述第二光介質體的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或球體。
進一步,所述第一光介質體在平行增光層方向上的長度為1um-50um。
進一步,所述第一光介質體在平行增光層方向上的長度為2um-15um。
進一步,在擴散層相對于連接層的一面還設有基底層,以及設置在基底層上的防粘層。
本實用新型的整合光學膜,通過在連接層中分布內部具有第二光介質體第一光介質體,且第二光介質體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光介質體的折射率,光線通過此第一光介質體時,經過折射與反射,大角度的光被反射回擴散層重新利用變成小角度的光,通過選擇第一光介質體與第二光介質體的折射率,可以控制光線進入增光層的角度在要求的范圍以內,由連接層出射的光線在通過增光層后將亮度提升,并可有效減少組裝成本,提高背光模塊的亮度品質。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用以下實施方案結合以下附圖加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合光學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合光學膜中光線通過第一光介質體的光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合光學膜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的整合光學膜,包括擴散層1、增光層3以及填充于擴散層1與增光層3之間的連接層2,所述連接層2中分布有至少一個折射率為1.3~1.4的第一光介質體21,在所述第一光介質體21中分布有至少一個第二光介質體22;所述第二光介質體22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光介質體21的折射率。
本實施例中,第一光介質體21的材料可以為玻璃或高分子樹脂。
本實施例中,第二光介質體22的折射率優選1.0~1.1,第二光介質體22優選空氣、氖氣或真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34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孔式鼓式硫化機輥筒
- 下一篇:橡膠輪胎硫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