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陽角模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3418.6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79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胡雙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新區宏源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3/00 | 分類號: | E04G13/00;E04G9/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板 | ||
1.一種陽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陽角模板為整體呈板框形的擠塑一體件,包括前側橫板(51-1)、中間橫板(51-2)、后側橫板(51-3)、左側縱板(52-1)、中間縱板(52-2)、右側縱板(52-3)、左支承腳(53-1)、前支承腳(53-2)、縱向肋板(54)、橫向肋板(55)、第一斜板(56-1)、第二斜板(56-2)、斜向肋板(57)和支承板框(58);
所述的左側縱板(52-1)、縱向肋板(54)、中間縱板(52-2)和右側縱板(52-3)均沿前后向鉛垂設置,且相互間按照從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設置,并且左側縱板(52-1)的中后部設有向右彎曲的圓弧板段(52-1-1);前側橫板(51-1)、橫向肋板(55)、中間橫板(51-2)和后側橫板(51-3)均沿左右向鉛垂設置,且相互間按照從前至后的次序依次設置,并且前側橫板(51-1)的中右部設有向后彎曲的圓弧板段(51-1-1);
前側橫板(51-1)的左端與中間縱板(52-2)的前端相連;右側縱板(52-3)的前端與前側橫板(51-1)的向后彎曲的圓弧板段(51-1-1)相連;中間橫板(51-2)的左端與左側縱板(52-1)的前端相連,中間橫板(51-2)的右端與右側縱板(52-3)的中部相連,中間橫板(51-2)由其右部與中間縱板(52-2)的后部以連為一體的方式相互交錯連接;后側橫板(51-3)的左端與左側縱板(52-1)的向右彎曲的圓弧板段(52-1-1)相連,后側橫板(51-3)由其左右向的中部與中間縱板(52-2)的后端相連,后側橫板(51-3)由其右部與右側縱板(52-3)的后部以連為一體的方式相互交錯連接;從而由前側橫板(51-1)、中間橫板(51-2)、后側橫板(51-3)、左側縱板(52-1)、中間縱板(52-2)和右側縱板(52-3)構成陽角模板(5)的模板主框架,且前側橫板(51-1)、后側橫板(51-3)、中間縱板(52-2)和右側縱板(52-3)共同構成模板主框架的右部框架,中間橫板(51-2)、后側橫板(51-3)、左側縱板(52-1)和右側縱板(52-3)共同構成模板主框架的后部框架,并且右部框架的后部和后部框架的右部為同一個部位;
縱向肋板(54)連接在中間橫板(51-2)與后側橫板(51-3)之間,且由其前端與中間橫板(51-2)相連,由其后端與后側橫板(51-3)相連,并且縱向肋板(54)位于模板主框架的后部框架的左端偏右部位;橫向肋板(55)連接在中間縱板(52-2)與右側縱板(52-3)之間,且由其左端與中間縱板(52-2)相連,由其右端與右側縱板(52-3)相連,并且橫向肋板(55)位于模板主框架的右部框架的前端偏后部位;
斜向肋板(57)包括首尾依次相連的第一斜向肋板(57-1)、第二斜向肋板(57-2)、第三斜向肋板(57-3)、第四斜向肋板(57-4)和第五斜向肋板(57-5);第一斜向肋板(57-1)沿左后至右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二斜向肋板(57-2)沿左前至右后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三斜向肋板(57-3)沿左后至右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四斜向肋板(57-4)沿右后至左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五斜向肋板(57-5)沿左后至右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一斜向肋板(57-1)的左后端連接在縱向肋板(54)與后側橫板(51-3)的連接處,第一斜向肋板(57-1)的右前端與中間橫板(51-2)的中部偏左部位相連;第二斜向肋板(57-2)的左前端連接在第一斜向肋板(57-1)與中間橫板(51-2)的連接處,第二斜向肋板(57-2)的右后端連接在后側橫板(51-3)與中間縱板(52-2)的連接處;第三斜向肋板(57-3)的左后端連接在后側橫板(51-3)與中間縱板(52-2)的連接處,第三斜向肋板(57-3)的右前端連接在中間橫板(51-2)與右側縱板(52-3)的連接處;第四斜向肋板(57-4)的右后端連接在中間橫板(51-2)與右側縱板(52-3)的連接處,第四斜向肋板(57-4)的左前端與中間縱板(52-2)的中部偏前部位相連;第五斜向肋板(57-5)的左后端連接在中間縱板(52-2)與第四斜向肋板(57-4)的連接處,第五斜向肋板(57-5)的右前端連接在橫向肋板(55)與右側縱板(52-3)的連接處;
支承板框(58)包括首尾依次相連的第一支承板(58-1)、第二支承板(58-2)、第三支承板(58-3)、第四支承板(58-4)和第五支承板(58-5);第一支承板(58-1)沿左前至右后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二支承板(58-2)沿左右向鉛垂設置,第三支承板(58-3)沿左后至右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四支承板(58-4)沿前后向鉛垂設置,第五支承板(58-5)沿右后至左前的方向鉛垂設置;第一支承板(58-1)的左前端連接在后側橫板(51-3)與中間縱板(52-2)的連接處,且第一支承板(58-1)設置在第二斜向肋板(57-2)的向右后方延伸的位置上;第一支承板(58-1)的右后端與第二支承板(58-2)的左端相連;第二支承板(58-2)的右端與第三支承板(58-3)的左后端以及右側縱板(52-3)的后端相連;第三支承板(58-3)的右前端與第四支承板(58-4)的后端以及中間橫板(51-2)的右端相連;第五支承板(58-5)的右后端與第四支承板(58-4)的前端相連,第五支承板(58-5)的左前端連接在中間橫板(51-2)與右側縱板(52-3)的連接處,且第五支承板(58-5)設置在第四斜向肋板(57-4)的向右后方延伸的位置上;
左支承腳(53-1)從后方連接在左側縱板(52-1)后端上構成左側后部框形部位,前支承腳(53-2)從右方連接在前側橫板(51-1)的右端上構成前側右部框形部位,且前支承腳(53-2)位于左支承腳(53-1)的右前方;
第一斜板(56-1)沿右前至左后的方向鉛垂設置,且第一斜板(56-1)的右前端連接在縱向肋板(54)與后側橫板(51-3)的連接處,第一斜板(56-1)的左后端與左支承腳(53-1)的前側的左右向的中部相連,從而由左支承腳(53-1)的前側左部、左側縱板(52-1)的后部、后側橫板(51-3)的左端部位以及第一斜板(56-1)共同構成左側中間框形部位(5c);
左支承腳(53-1)的左側面與左側縱板(52-1)的左端面位于同一個沿前后向設置的鉛垂面上;左支承腳(53-1)的后側面沿左右向鉛垂設置,左支承腳(53-1)的右側面沿前后向鉛垂設置,且與左支承腳(53-1)的左側面相互平行,左支承腳(53-1)的右前部的前側面沿左右向鉛垂設置,且與左支承腳(53-1)的后側面相互平行,從而由左支承腳(53-1)的右側面、左支承腳(53-1)的右前部的前側面和第一斜板(56-1)的左后端部位的右側面共同構成第一被夾部位(5a);
第二斜板(56-2)沿左后至右前的方向鉛垂設置,且第二斜板(56-2)的左后端連接在橫向肋板(55)與右側縱板(52-3)的連接處,第二斜板(56-2)的右前端與前支承腳(53-2)的左側的前后向的中部相連,從而由前支承腳(53-2)的左側前部、前側橫板(51-1)的右部、右側縱板(52-3)的前端部位以及第二斜板(56-2)共同構成前側中間框形部位(5d);
前支承腳(53-2)的前側面與前側橫板(51-1)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個沿左右向設置的鉛垂面上;前支承腳(53-2)的后側面沿左右向鉛垂設置且與前支承腳(53-2)的前側面相互平行,前支承腳(53-2)的右側面沿前后向鉛垂設置,前支承腳(53-2)的右后部的左側面沿前后向鉛垂設置且與前支承腳(53-2)的右側面相互平行,從而由前支承腳(53-2)的后側面、前支承腳(53-2)的左后部的左側面和第二斜板(56-2)的右前端部位的后側面共同構成第二被夾部位(5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新區宏源塑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新區宏源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34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卡扣連接件
- 下一篇:一種木地板伸縮限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