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卸料不粘底的礦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3373.2 | 申請日: | 2012-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42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賀良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賀良才 |
| 主分類號: | B61D11/02 | 分類號: | B61D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卸料 不粘底 礦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山軌道運輸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卸料不粘底的礦車。
背景技術
礦車是礦山軌道運輸主要設備,礦車分為側卸式、底卸式和固定式等礦車,其中固定式礦車載重量大,要采用翻車機卸載物料,這種礦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物料粘底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礦車物料粘底的原因,就是礦車內的物料在運輸過程中受顛簸振動力影響,底部物料相擠壓實,造成占車箱容積約30%以上的物料粘貼在車箱底部無法卸載,并且清除困難,隨礦車往返運輸,這樣降低運輸效率,浪費能量,且縮減礦車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嚴重的造成安全事故。
為了解決礦車粘底現象,目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人工用鐵錘打擊礦車底部清理法,這一方法費時,勞動強度大,且損壞礦車;二是機械振動法,這一方法耗能大,噪聲大,效果差,嚴重損壞礦車;三是利用高壓水或高壓風射流清理,這一方法耗能大,高壓射流易使物料飛揚,威脅人員安全;四是電滲法,這一方法耗電大,效率低;五是1991年1月16日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69371U,所公開的一種底開式不粘底礦車,由車架,行動輪,車箱,活動底板,專用折頁所組成,將普通礦車的弧型車底改為平底活動式,在車箱底部設置兩塊活動底板,當礦車進入翻車機翻轉180度時,活動底板靠自重打開,將車箱底積存的物料震動掉,當翻車機轉動完畢復位時,活動底板靠自重閉合。這種礦車實際操作中不能完全復位閉合,造成嚴重漏礦現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卸料不粘底的礦車。使用該礦車,不需要人工用鐵錘打擊礦車底部清理,不損壞礦車,省時,勞動強度小,安全;運輸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卸料不粘底的礦車,由車架,行動輪,車箱和車箱定位擋件所組成;車箱底板與車架固定連接;車箱的兩側板和前、后端板整體構成一個箱筒體部分,在箱筒體部分的前、后端板上分別焊有吊耳;上述的箱筒體部分與車箱底板之間通過陰陽榫配合接觸連接;所述的陰陽榫是車箱底板的四邊的邊沿處設有陽榫,箱筒體部分的底部與之對應接觸處有陰榫;所述的車箱定位件在車箱前、后兩端均設置有;每套定位件包括一塊豎立的槽鋼和一個導向板,豎立的槽鋼設置在緊靠車箱端的車架位置上;導向板焊接在對應車箱端的端板上,并且在箱筒體部分與車箱底板配合接觸連接后,導向板插入對應端的豎立的槽鋼內。
為了防止物料泄漏,上述箱筒體部分的底部的陰榫內有柔性填充材料。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一、礦車底不粘積存物料,提高了礦車的使用效率。其二、卸載不需要人工用鐵錘打擊礦車底部,不損壞礦車,省時,勞動強度小,對操作人員安全。其三、本實用新型外型與普通礦車一樣,外型尺寸相同,除安裝起重設備外,不需增加其他專用設施,容易與現有輔助設備兼容;可以實現對已有設備進行逐批或逐臺更新改造,減輕礦山企業技改資金的占用壓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橫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卸載示意圖。
附圖上的標記為:1車架;2行動輪;3車箱底板;4箱筒體部分;5吊耳;6陽榫;7陰榫;8豎立的槽鋼;9導向板;10柔性填充材料;11起重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卸料不粘底的礦車,由車架1,行動輪2,車箱和車箱定位擋件所組成;車箱底板3與車架1固定連接;車箱的兩側板和前、后端板整體構成一個箱筒體部分4,在箱筒體部分4的前、后端板上分別焊有吊耳5;上述的箱筒體部分4與車箱底板3之間通過陰陽榫配合接觸連接;所述的陰陽榫是車箱底板3的四邊的邊沿處設有陽榫6,箱筒體部分4的底部與之對應接觸處有陰榫7;所述的車箱定位件在車箱前、后兩端均設置有;每套定位件包括一塊豎立的槽鋼(8)和一個導向板(9),豎立的槽鋼(8)設置在緊靠車箱端的車架(1)位置上,該豎立的槽鋼(8)是一個限位件;導向板(9)焊接在對應車箱端的端板上,并且在箱筒體部分(4)與車箱底板(3)配合接觸連接后,導向板插入對應端的豎立的槽鋼(8)內,達到車箱前后左右定位。
為了防止物料泄漏,上述箱筒體部分4的底部的陰榫7內有柔性填充材料10。
為了更好地防止礦車物料粘底,上述箱筒體部分4的底部加裝至少一根橫跨兩側板或兩端板的鋼絲繩。
使用本實用新型運輸物料時,箱筒體部分4與車箱底板3之間通過陰陽榫配合接觸密封連接成車箱,物料裝入車箱內。本實用新型進入翻車機卸載點定位后,先用起重設備11將箱筒體部分4吊離車箱底板3,大部分物料從本實用新型兩邊塌落卸載。鋼絲繩還破壞殘留在車箱底板3上物料的粘結性。殘留在車箱底板3上的物料通過翻車機卸載干凈,翻車機回位后,起重設備11又將箱筒體部分4吊回車箱底板3上。完成運輸卸載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賀良才,未經賀良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33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設有流水槽的助動車鞍座
- 下一篇:一種線切硅單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