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駕駛安全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0364.8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38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任曉龍;羅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天緣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50 | 分類號: | B60Q1/50;B60Q9/00;B60R21/01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衛東 |
| 地址: | 516025 廣東省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駕駛 安全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智能駕駛安全器。
背景技術
汽車行業的向著更安全、更舒適、更節能、更環保的方向發展。隨著車輛速度的提升,車禍的發生也愈加頻繁。在現有技術中,車輛設置有剎車警示燈,當前方車輛緊急剎車時,同時剎車警示燈被點亮用于警示后方車輛。但是前方車輛剎車到后方駕駛員看到警示燈再作相應操作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若前后車輛的距離本身就比較靠近,后方車輛的駕駛員往往來不及做出相應的操作,而導致車禍發生。避免這一情況發生的一個辦法是確保行駛車輛間的車距。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一種能在前后車輛靠近到一定的距離同時提醒本車身駕駛員和后方駕駛員的智能駕駛安全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智能駕駛安全器,包括用于從本車身發射信號的發射模塊、接收反饋信號的接收模塊、用于警示后方駕駛員的警示燈、用于提醒本車身駕駛員的指示燈、處理器以及用于驅動警示燈和指示燈的驅動模塊,所述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與處理器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入端與處理器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警示燈和指示燈的輸入端連接。
具體地,所述指示燈設置在儀表盤中。
具體地,所述發射模塊與接收模塊設置在車身后方。
本實用新型智能駕駛安全器的工作原理為:所述發射模塊與接收模塊設置在車身后部,所述發射模塊向本車身后方車輛發送發射信號,發射信號經過后方車輛產生反饋信號,反饋信號由本車身的接收模塊接收,傳送至處理器,經過處理器處理判斷后方車輛與本車身的距離是否小于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若后方車輛與本車身的距離小于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則處理器控制驅動電路驅動警示燈和指示燈。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駕駛安全器在前后車輛距離小于一定值時為前后車輛的駕駛員同時提供警示,提醒駕駛員保持車距,有效預防車禍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駕駛安全器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駕駛安全器,包括設置在車身后方用于從本車身發射信號的發射模塊、接收反饋信號的接收模塊、用于警示后方駕駛員的警示燈、設置在儀表盤中用于提醒本車身駕駛員的指示燈、處理器以及用于驅動警示燈和指示燈的驅動模塊,所述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與處理器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入端與處理器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警示燈和指示燈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發射模塊與接收模塊設置在車身后部,所述發射模塊向本車身后方車輛發送發射信號,發射信號經過后方車輛產生反饋信號,反饋信號由本車身的接收模塊接收,傳送至處理器,經過處理器處理判斷后方車輛與本車身的距離是否小于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若后方車輛與本車身的距離小于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則處理器控制驅動電路驅動警示燈和指示燈。點亮警示燈用于警示后方車輛的駕駛員,所述警示燈應設置在相對后方駕駛員為相對顯眼的位置,且采用鮮亮的警示燈顏色使警示效果更佳。驅動電路同時點亮指示燈,提醒本車身駕駛員后方車輛過分靠近,注意保持車距。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駕駛安全器在檢測到前后車輛距離小于一定值時為前后車輛的駕駛員同時提供警示,提醒駕駛員保持車距,預防車禍發生。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天緣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天緣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03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