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溫室大棚自動化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9473.2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110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莊國林;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濱海茶淀葡萄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8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室 大棚 自動化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生產自動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化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溫室大棚是實現設施農業和工廠化農業的基礎設施,是作物生長環境人工調節的基本設施。通過溫室大棚可長期為作物創造最佳的生長條件,避免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達到調節作物產期、促進作物生長發育、防治病蟲害及調高產量和品質等目的。溫室大棚種植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應用。溫室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強弱以及土壤的溫度和含水量等因素,對溫室作物的生產起著關鍵性作用。傳統的人工控制方式難以達到科學合理種植的要求,目前國內可以實現上述環境因子自動監控的系統還不多見,而引進國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連棟溫室控制系統價格昂貴,不適合國情。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溫室大棚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機監控系統、自然通風系統、內遮陽系統、外遮陽系統、濕簾風機降溫系統、滴灌施肥系統、苗床移動系統、加溫系統、補光系統、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聲光報警系統,所述計算機監控系統分別與自然通風系統、內遮陽系統、外遮陽系統、濕簾風機降溫系統、滴灌施肥系統、苗床移動系統、加溫系統、補光系統、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聲光報警系統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用戶將作物生長所需求的數據及控制參數輸入計算機,計算機監控系統即可通過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實時采集溫室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度、CO2濃度等環境參數,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的方式顯示給用戶,并可根據種植作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根據種植作物需要控制相關的功能系統,實現加溫、降溫通風、補光等功能,為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智能溫室大棚利用環境數據與作物信息指導用戶進行正確的栽培管理,實現了對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的自動監測、對環境的自動化控制和智能管理,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了溫室產品產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1,1-計算機監控系統,2-自然通風系統,3-內遮陽系統,4-外遮陽系統,5-濕簾風機降溫系統,6-滴灌施肥系統,7-苗床移動系統,8-加溫系統,9-補光系統,10-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11-聲光報警系統。
如圖1所示,計算機監控系統1分別與自然通風系統2、內遮陽系統3、外遮陽系統4、濕簾風機降溫系統5、滴灌施肥系統6、苗床移動系統7、加溫系統8、補光系統9、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10、聲光報警系統11連接。
用戶將作物生長所需求的數據及控制參數輸入計算機,計算機監控系統1即可通過傳感器信息接收系統10實時采集溫室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度、CO2濃度等環境參數,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的方式顯示給用戶,并可根據種植作物的需求控制聲光報警系統11提供各種報警信息,根據種植作物需要,控制自然通風系統2實現溫室大棚的通風、CO2濃度的維持,控制內遮陽系統3、外遮陽系統4、濕簾風機降溫系統5實現溫室大棚的降溫,控制滴灌施肥系統6實現溫室大棚的滴灌施肥,控制苗床移動系統7實現苗床的移動,控制加溫系統8實現溫室大棚的加溫,控制補光系統9實現溫室大棚的補光。智能溫室大棚利用環境數據與作物信息指導用戶進行正確的栽培管理,實現了對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的自動監測、對環境的自動化控制和智能管理,增加了溫室中產品產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濱海茶淀葡萄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濱海茶淀葡萄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94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