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船舶管道連接管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9297.2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68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世航銅鎳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23/02 | 分類號: | F16L23/02;F16L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0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管道 接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船舶管道連接管件,涉及的是管道連接管件設計制造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銅鎳鐵管道連接管件。
背景技術
目前,液體或氣體的輸送過程中,一般采用管道輸送的方法,既方便又安全,而在管道安裝過程中需要用管道連接管件將輸送管相互連接成一體,形成輸送管道。由于使用的埸合和壓力要求,其連接方式,包括焊接、法蘭連接、螺紋連接等。兩根輸送管在短距離范圍內連接一般采用對接連接管件將兩根輸送管對接成一體,打通整個管系。對接連接管件內一般采用橡膠墊密封的方式進行,在低壓的情況下還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使用,但在高壓或高溫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橡膠墊密封的正常使用。橡膠墊的老化和介質的腐蝕作用,使密封達不到長期密封的要求,特別是在有毒、有害氣體或液體在管系中運行,造成氣體或液體的泄漏,其危害性非比尋常,容易轉化為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對現有的船舶連接管件加以改進,并對現有的制備工藝加經改進,設計一種過渡連接的方式,使管件達到長期安全運行的一種船舶管道連接管件。其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頸圈、銅鎳管、過渡銅鎳管、鋼法蘭在內,其特征在于:連接管件的兩端分別固定有頸圈,頸圈外周分別套有連接鋼法蘭,連接管件的直管部位固定有過渡銅鎳管,過渡銅鎳管外固定有鋼法蘭,所述的頸圈與連接管件的焊接部位內徑、外徑相同。實施該技術后的明顯優點和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充分適應高壓或高溫情況下的管道連接。同時,由于采用了冷擠壓擴管或彎管的工藝步驟,不但提高了管件的精度和機械強度,而且實現了無切削或少切削,節約了合金材料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連接方便,連接牢靠,密封程度高的明顯優勢,使管道的連接更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確保了船舶,特別是大型船舶的航行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頸圈、2-連接鋼法蘭、3銅鎳彎管、4過渡銅鎳管、5-鋼法蘭、6-頸圈、7連接鋼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用實施例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見附圖1,銅鎳彎管3的兩端分別固定有頸圈1、頸圈6,頸圈1、頸圈6外周分別套有連接鋼法蘭2、連接鋼法蘭7,銅鎳彎管3的直管部位固定有過渡銅鎳管4,過渡銅鎳管4外固定有鋼法蘭5。
見附圖1,大型船舶輸送管接入銅鎳彎管連接管前,首先,在300T液壓機上裝有冷擠壓彎管擴孔模具,用小于銅鎳彎管3的坯料經退火處理,放入擠壓彎管擴孔模具內,啟動液壓機按模具尺寸同時進行冷擠壓擴管和制彎,成型后通過液壓機打開冷擠壓彎管擴孔模具,完成擴管制彎的銅鎳彎管3的制管,再對銅鎳彎管3的兩端面進行精加工,截取長度,然后在銅鎳彎管3直管部份的中間位置套入與銅鎳彎管外徑相配的過渡銅鎳管4在尺寸要求的位置,通過焊接,固定在銅鎳彎管3外,過渡銅鎳管4外通過焊接固定鋼法蘭5,銅鎳彎管3兩端分別套入連接鋼法蘭2和連接鋼法蘭7后分別通過焊接的方式將頸圈1和頸圈6分別固定在銅鎳彎管3的直管和彎管部份的端面上,經密封性試驗合格后包裝入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世航銅鎳管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世航銅鎳管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92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