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5880.6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71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侯浩錄;孫偉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張瑞琪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網 智能 設備 供電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設備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為滿足當下用電管理機構與用電機構對用電系統實現管理智能化與服務信息化的訴求,用電管理網絡化成為必然趨勢。用電智能管理系統旨在利用計算機、信息通信、嵌入式TCP/IP等先進技術實現用電管理者對用電機構管理與控制的智能化,同時體現用電系統服務的信息化與人性化。傳統普通用電管理需要定期派專人上門查看用電情況,工作量大,而且給樓宇供電的集中管理帶來很多的不便。如若將眾多的電表集中安放到一個專門的房間要占用多大的空間,此外,其工程的復雜性及后續結構、電器的配置等費用也比較昂貴。而網絡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的不斷發展進步,為改變傳統用電管理單一、落后的功能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方便管理人員實時獲取用電信息并完成相應控制操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管理方式單一、功能模式落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流互感器模塊、監測單元和主控單元,主控單元上還分別連接有顯示單元和控制單元,控制單元上分別連接有LED燈和繼電器;其中,主控單元、監測單元、顯示單元和控制單元內均置有TCP/IP傳輸模塊并通過所述TCP/IP傳輸模塊無線連接。
主控單元為PC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借助嵌入式的TCP/IP傳輸模塊,利用太網通信技術,建立起用主控單元與監測單元之間的實時數據通信聯系,接收監測單元發來的實時信息。主控單元將監測單元監測到的實時信息進行解析并獲得用戶用電信息,再通過TCP/IP傳輸模塊,利用太網通信技術,向顯示單元和控制單元發送相應控制指令,并經由顯示單元顯示供用電管理人員參考,其通過控制單元控制LED燈和繼電器動作。綜上,本實用新型能為用電管理人員提供實時的用戶用電信息,方便管理人員實時管理,進而體現用電管理系統服務人性化,智能化理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的結構框圖;
其中,1.電流互感器模塊,2.監測單元,3.主控單元,4.顯示單元,5.繼電器,6.控制單元,7.LED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物聯網智能設備供電監測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流互感器模塊1、監測單元2和主控單元3,主控單元3上還分別連接有顯示單元4和控制單元6,控制單元6上分別連接有LED燈7和繼電器5;其中,主控單元3、監測單元2、顯示單元4和控制單元6內均置有TCP/IP傳輸模塊并通過所述TCP/IP傳輸模塊無線連接。主控單元3為PC機。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電流互感器模塊1將用電器的大電流轉換成小電流以便監測單元2能夠準確的監測,主控單元3將監測單元2監測到的實時信息進行解析并獲得用戶用電信息,向顯示單元4和控制單元6發送相應控制指令,顯示單元4完成用電信息的顯示,控制單元6完成各類控制操作,即LED燈7的開滅以及繼電器5的開和關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58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組網機房環境智能監測器
- 下一篇:一種輪胎硫化群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