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懸乳劑混合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2797.3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83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唐志軍;劉志文;張如洪;侯兆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綠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鄧建國 |
| 地址: | 250208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乳劑 混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釜,具體涉及一種在除草劑、農藥懸乳劑制備過程中混合釜中攪拌器的設備改造,能顯著提高攪拌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背景技術
目前在除草劑、農藥懸乳劑制備過程中,常用的混合釜攪拌器是錨式或者三框刮板式且一般的攪拌都是攪拌齒或者攪拌主體在其攪拌軸的底部。其存在的缺點是:物料多時或物料有一定的粘度時,則容易攪拌不勻,尤其是上部的物料甚至無法攪動,而造成懸浮劑或懸乳劑產品上下不勻,含量不勻,造成質量不合格或存在質量隱患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懸乳劑混合釜,該混合釜不僅能滿足一般粘度的懸乳劑攪拌,而且在物料多時或者物料有一定粘度時,也可以很好的攪拌均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懸乳劑混合釜,它包括攪拌罐,攪拌罐下端設有放料口,上端設有電機,電機與攪拌軸連接,攪拌軸伸入到所述攪拌罐內,且攪拌軸的末端設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軸上還設有平板狀攪拌葉。
所述平板狀攪拌葉的葉片與水平方向呈傾斜角度。
所述平板狀攪拌葉的葉片與水平方向呈45度角。
所述平板狀攪拌葉設在攪拌軸的中部。
對混合釜中的攪拌器從結構上進行改造,從而使攪拌粘稠物料(如50%莠去津懸浮劑或40%異丙·莠懸乳劑、43%甲·乙·莠懸乳劑、41%異丙·莠懸乳劑等產品,)時流線速度更快,攪拌效率提高,攪拌更加均勻,產品質量穩定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攪拌軸的中低部增加了平板狀攪拌葉,能更好更快的將有一定粘稠度的物料攪拌均勻,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平板狀攪拌葉,2.攪拌葉,3.放料口,4.攪拌罐,5.攪拌軸,6.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我們設計了在保持底部攪拌方式基礎上,在原來圓柱的攪拌軸5,改造45度角的平板這樣形成離心力,起推動和翻轉作用,把罐體內的物料從上面往下翻,碰撞罐體上下混合均勻,40分鐘攪拌時間就達到了混合的效果。
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一種懸乳劑混合釜,它包括攪拌罐4,攪拌罐4底部設有放料口3,上端設有電機6,電機6與攪拌軸5連接,攪拌軸5伸入到所述攪拌罐4內,且攪拌軸5的末端設有攪拌葉2,所述攪拌軸5中部還設有平板狀攪拌葉1。電機6在攪拌時提供動力。所述平板狀攪拌葉1的葉片與水平方向呈傾斜45度角。
在攪拌釜內進行農藥配制時,將物料都投完后,開啟電機6進行攪拌,原攪拌葉2和改進時新焊接的平板狀攪拌葉1同時工作,攪拌效率更高,攪拌質量更好,攪拌均勻檢測合格后,由放料口3進行放料和灌裝。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綠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濟南綠邦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27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