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自動識別的密碼票據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1127.X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00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瀅;左仁杰;楊軍強;張慧敏;王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東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 | 分類號: | 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麗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識別 密碼 票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一種票據,具體的說是可自動識別的密碼票據。
背景技術
目前,轉賬支票、消費卷、存單等密碼票據被廣泛應用在金融領域。密碼票據中的信息一般通過票面的文字、圖樣進行直觀的體現,通過防偽標示——例如條形碼、二維碼——進行加密。密碼票據的信息識別通過人工對票據表面的信息進行讀取,不僅讀取速度慢,而且出錯率高,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金融市場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自動識別的密碼票據,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可自動識別的密碼票據,包括底層和頂層,底層和頂層之間設置芯片。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頂層由主票據聯和副票據聯組成,主票據聯和副票據聯為分體結構,主票據聯和副票據聯之間形成一條縫隙。所述的主票據聯、副票據聯和底層之間均設置芯片,主票據聯和底層之間為主芯片,副票據聯和底層之間為副芯片。所述的頂層上設置防偽標示。還包括信皮,底層和頂層放置在信皮中,信皮上開設透窗,透窗在防偽標示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讀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碼票據的信息時,通過掃描內部的芯片,對信息進行快速讀取,讀取速度快,讀取準確,能夠在有效提高金融領域的工作效率。通過內在芯片讀取的信息與密碼票據上的信息進行比對,防止偽造,提高安全性。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1A-A線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信皮?2防偽標示?3透窗?4主票據聯?5底層?6副票據聯?7主芯片?8副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可自動識別的密碼票據,如圖所示,包括底層5和頂層,底層5和頂層之間設置芯片。讀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碼票據的信息時,通過掃描內部的芯片,對信息進行快速讀取,讀取速度快,讀取準確,能夠在有效提高金融領域的工作效率。通過內在芯片讀取的信息與密碼票據上的信息進行比對,防止偽造,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頂層由主票據聯4和副票據聯6組成,主票據聯4和副票據聯6為分體結構,主票據聯4和副票據聯6之間形成一條縫隙。銀行保留主票據聯4部分的票據,儲戶保留副票據聯6部分的票據。通過縫隙能夠方便將主票據聯4部分和副票據聯6部分的票據進行撕開。
為了方便銀行和儲戶均能方便快速識別,如圖所示,所述的主票據聯4、副票據聯6和底層5之間均設置芯片,主票據聯4和底層5之間為主芯片7,副票據聯6和底層5之間為副芯片8。
為了提高防偽效果,如圖所示,所述的頂層上設置防偽標示2。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信皮1,底層5和頂層放置在信皮1中,信皮1上開設透窗3,透窗3在防偽標示2的上方。在信皮1不被拆封的情況下,通過掃描芯片的內容,確定信皮1內的票據的內容,防止混淆。透過透窗3對防偽標示2進行讀取,確定信皮1內的密碼票據的真實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東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東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11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化多合一卡結構
- 下一篇:一種磁頭保護裝置以及裝有該裝置的安全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