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架的上料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90343.2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6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汪宗華;曾波;黃銀青;郜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67 | 分類號: | 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帶有 交錯 引腳 引線 框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上料框架,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的上料框架。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集成電路半導體后道封裝工序中,由于引線框架的結構設計向多排多列發展,而引線框架的寬度加寬也有局限性,這樣就要求在原有寬度的條帶上使能封裝更多是產品,產品單個間距更小,更密。這樣就使引線框架上料裝置的設計已漸現瓶頸,對引線框架的設計、加工、質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引線框架上料架越來越不適應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設計、半導體后道封裝等產業的高速發展。現有引線框架上料架結構單一,且每次上料效率很低,每次上料引線框架數量少、模具上入位精度低,模面利用率低,傳統的小批量上料、封裝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生產、技術提升和發展。所以依靠原有簡單的上料框架已不能滿足多排封裝模具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上料框架只能小批量上料、模面利用率低,為此提供一種用于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的上料框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架的上料框架,它包括框體和固接在框體一側外的兩個手柄,所述框體內設有若干個用來托起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架的托框,所述托框的水平框線上固接有托條,所述的托條形狀與引線框架交錯引腳之間的縫隙形狀一致。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框為四個,把框體分為四等分。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條在托框內的每條水平框線上分為定位引線框架的2個定位托條和位于定位托條內側的撐托引線框架的2個撐托托條。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框的每條縱向框線上均勻固接有2個分別與托框兩條水平框線上的托條配合使引線框架平穩放置的托板。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所述托條是鋼制托條。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板是鋼制托板。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條通過襯套浮動連接在托框上。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托板通過襯套浮動連接在托框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形狀與引線框架的交錯引腳間的縫隙一致的托條伸入引線框架的交錯引腳之間托起引線框架使模面利用率提高,托板使引線框架放置更平穩,四個托框使上料量更大,達到八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框體1和固接在框體1一側外的兩個手柄5,所述框體1內設有若干個用來托起帶有交錯引腳的引線框架的托框6,所述托框6的水平框線上固接有托條,所述的托條形狀與引線框架交錯引腳之間的縫隙形狀一致。
所述托框6可以是一個、二個、四個,最好是四個,在框體1內均勻分布,這樣一次上料量更多,單次可上八片以上超寬超密交錯陣列引線框架,當然也可以把框體分隔成更小的網格,可以一次容納更多的引線框架。
由于引線框架上的產品是交錯小間距緊密排列,原有形狀的托條就不能伸進引線框架中托起框架,如果要采用常規的設計理念托條就很窄,沒有強度且不容易加工,變型等。所以本實用新型的托條采用S型,S型曲線弧度與引線框架交錯排列設計的引腳縫隙一致。引線框架被放置于上料框架的托框6上時,在引線框架的左右兩端的托框上各設置一個托板4起輔助作用,這樣才能有力且均衡的托起交錯排列的引線框架。在上料框架的工作側設置了兩個手柄5,手柄通過手柄連接桿(手柄連接桿進行150°的折彎,方便端起上料框架)、手柄固定塊連接到框架上。
所述托條在每個托框內有8個,在托框6的上下橫向框線上呈四四對稱均勻分布。托條在每個托框內的橫向框線上分為2個定位引線框架的定位托條2和位于定位托條2內側的2個撐托引線框架的撐托托條3。這樣在每個托框內共有4個定位托條2和4個撐托托條3。在使用時先通過定位托條2上的定位釘使引線框架定位,因此入位精度高,撐托托條3起到托起引線框的作用,防止引線框變形。引線框架的兩端正好放置于托框左右兩條縱向框線上的托板上,這樣避免引線框架發生彎曲。
所述托條和托板4均是鋼制,強度高,不易折斷。
托條、托板與框體1采用襯套浮動式連接,托條與框架之間有0.2MM左右和上下0.1MM的單邊間隙,這樣才能解決加工誤差帶來的引線框架與上料框架及上料框架與模盒之間的入位不準難題。本實用新型引線上料框架為了解決上料框架的總體重量,可以在上料框架的背面增加多處減輕槽在不影響上料框架的整體結構和性能的情況下,這樣能有效的減輕上料框架的整體重量,為操作者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銅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03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