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可靠性車載鋰電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86084.6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55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佳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戴爾維動力電池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10/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國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靠性 車載 鋰電池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汽車用的電池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高可靠性車載鋰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汽車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尾氣,從而導致城市大氣污染嚴重。隨著人們對環境的越來越重視,發展電動汽車,采用清潔能源,已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已有部分城市或大型展會開始投用電動汽車,這對降低城市環境污染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電動汽車多采用鋰電池裝置向汽車提供動力,為滿足續行里程,減少充電頻率,每輛電動汽車均需安裝多個鋰電池盒,每個鋰電池盒里分別排列有多列鋰電池模塊,每個鋰電池模塊又由多片鋰電池芯整齊疊壓而成。多節約空間及減少電池內阻,鋰電池芯需要緊密疊壓,在汽車行進過程中,各鋰電池均需要散熱,造成熱量聚集,一定程度上影響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如某鋰電池的溫度超過170℃,還容易發生自燃從而引發安全事故。又由于鋰電池模塊有著眾多的電極,為防止雨淋等導致短路,鋰電池模塊還必須保持一定的封閉性,這給鋰電池的散熱帶來了困難。
為了提高散熱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將鋰電池模塊安裝在冷卻底板上,向冷卻底板中通入冷卻水對鋰電池模塊進行強制冷卻。由于車輛的型號眾多,不同型號的車輛對鋰電池的安裝容量要求不同。為降低制造成本,需要將鋰電池盒形成定型產品系列進行規模化生產,車輛的電池總容量通過鋰電池盒的安裝個數來調整。
隨著鋰電池盒的安裝數量不同,冷卻底板的大小也隨之變化。例如三個鋰電池盒并聯安裝,配套的冷卻底板為單個的三倍;四個鋰電池盒并聯安裝,配套的冷卻底板為單個的四倍;以此類推;而針對不同的車型,鋰電池盒有若干種組合,針對每種組合,均要制造相應大小的冷卻底板,開模的費用太高,制造周期長,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可靠性車載鋰電池裝置,安裝結構緊湊、散熱效果好,且可以組合安裝。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可靠性車載鋰電池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盒體,每個鋰電池盒體中密封安裝有多列鋰電池模塊,所述鋰電池盒體及各鋰電池模塊分別固定在冷卻底板上,每個所述鋰電池模塊中包括多個整齊疊壓的鋰電池芯,所述冷卻底板由兩片形狀大小相同的冷卻板內端面相對相互扣合而成,各所述冷卻板的內端面上分別設有冷卻水流道。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電池盒做成一定的規格,通過安裝電池盒的多少來擴展整體的電容量;冷卻底板中冷卻水流經冷卻水孔道,各鋰電池分別固定在冷卻底板上將自身的熱量傳導給冷卻底板,冷卻水再將冷卻底板的熱量帶走,從而使鋰電池得到有效冷卻;不同的電池盒安裝個數就需要配套不同的冷卻底板,本實用新型將冷卻底板做成拼裝式結構,冷卻水流道易于加工,利于實現規模化、系列化生產,降低制造成本,在車輛上組裝比較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冷卻板為三聯冷卻板,各所述三聯冷卻板的內端面上部和下部分別分布有三個首尾相接的S形冷卻水流道,下部三個S形冷卻水流道與上部三個S形冷卻水流道以三聯冷卻板水平方向的軸線為中心呈鏡像分布且冷卻水依次流經六個S形冷卻水流道,所述三聯冷卻板的一邊沿向垂直于內端面的方向折起形成翻邊,所述翻邊的軸線平行于三聯冷卻板豎直方向的軸線且翻邊總厚度等于底板其余部分厚度的兩倍,與所述翻邊相對的另一邊為薄邊;靠近翻邊的上部S形冷卻水流道的上端頭和下部的S形冷卻水流道的下端頭分別通過孔道與翻邊上的冷卻水接口相連通;兩三聯冷卻板扣合后構成所述冷卻底板,兩所述翻邊分別位于所述冷卻底板的兩側,其中一側翻邊的冷卻水接口上分別安裝冷卻水接頭,另一側翻邊的冷卻水接口封堵,各所述S形冷卻水流道的邊沿及冷卻底板的周邊分別密封。兩片三聯冷卻板一正一反相互扣合,外端面即背面安裝鋰電池盒,帶冷卻水流道的內端面相對,翻邊分別位于兩邊,一個三聯冷卻板的薄邊抵靠在另一個三聯冷卻板的翻邊內側,整體構成長方體薄板結構;在一片三聯冷卻板翻邊的冷卻水接口上分別安裝冷卻水接頭,另一片三聯冷卻板翻邊的冷卻水接口封堵;選擇一個冷卻水接頭作為冷卻水進口,例如冷卻水從左上部進入,首先依次流經上部的三個S形冷卻水流道,到達薄邊一側,靠近右側薄邊的上部S形冷卻水流道的下端頭與下部的S形冷卻水流道的上端頭相互連通,冷卻水繼續進入下部三個S形冷卻水流道,從薄邊一側向翻邊一側流動,直至從左下部的冷卻水接頭流出;由于兩片三聯冷卻板形狀、大小完全一致,一正一反扣合,兩三聯冷卻板的S形冷卻水流道相互交叉,冷卻水很自然地從交叉處流至另一片三聯冷卻板上,并且沿各自的S形冷卻水流道前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戴爾維動力電池系統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戴爾維動力電池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860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蟲蟻不食保溫隔音千度不燃的阻燃塑玻板復合稈板
- 下一篇:一種非承重墻空心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