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用雙鉤型三合一吊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82139.6 | 申請日: | 201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56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沈建中;孫束;姜承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馬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22 | 分類號: | B66C1/22;B66C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43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弧爐 上爐殼 下爐殼用 雙鉤 三合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機械電弧爐裝卸吊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吊運用的雙鉤型三合一吊具。
背景技術
電弧爐是冶金熔煉爐,冶煉過程中鋼水與熔渣侵蝕會對下爐殼耐火材料造成損耗,一般300~400爐就需要更換(吊運)一次下爐殼,同時,由于下爐殼的每一次更換及其自身的日常維護等工作,爐蓋和上爐殼也須吊運。
國內目前大容量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和下爐殼的吊運是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吊具分別作業的。
爐蓋和上爐殼的吊運,通常是采用單臺行車通過鋼絲繩索具來吊運。
下爐殼的吊運有四種方式:
(1)采用兩臺行車通過扁擔梁+鋼絲繩來抬吊;
(2)采用兩臺行車通過扁擔梁+下爐殼專用吊具+鋼絲繩來吊運;
(3)采用單臺行車通過鋼絲繩來吊運;
(4)采用單臺行車通過下爐殼專用吊具+鋼絲繩來吊運。
其中,(1)和(3)的吊運方式都存在著鋼絲繩對下爐殼上部產生擠壓和磨損,且鋼絲繩受力不均衡,同時爐體的不平衡、就位困難等問題;(1)和(2)的吊運方式在吊運下爐殼過程中,是通過兩臺行車的不同的起升高度來調整爐體平衡的,同步性差,而且會帶來生產組織難度大、工人勞動強度大及作業周期長的難題;(2)和(4)的吊運方式雖然采用了下爐殼專用吊具,但此吊具須設專用存放架,增加了投資。
綜上,現有技術中為了完成電弧爐的爐蓋、上爐殼和下爐殼的吊運工作,需要備用三種吊具(索)。這不僅增加了投資,占用了車間有限的作業空間,還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另外下爐殼須設專用吊具存放架,也增加了投資。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吊運不便、吊運設備投入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用雙鉤型三合一吊具,它可以避免鋼絲繩對被吊物上部產生的擠壓和磨損,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縮短了作業時間,成本低廉,操作簡單。
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用雙鉤型三合一吊具,它包括矩型箱體框架,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前后兩橫邊上表面偏離中心處對稱設置有吊環,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的左側邊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伸出的第一水平段,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的右側邊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依次連接的第二水平段和第三折彎段。矩型箱體框架前后兩橫邊上表面依據被吊物和三合一吊具本身重心重合,綜合考慮,在橫邊上偏離中心處的恰當位置處設置吊環。
所述的第一水平段的端部、所述的第二水平段的末端的下表面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吊運上爐殼吊鉤。即吊運上爐殼吊鉤共有4個,該吊鉤還肩負著三合一吊具的支腳作用,以使吊具可直接放置于地坪上。所述的第三折彎段的末端、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的周側的相鄰的第一直角、第二直角位置處分別設置有吊運下爐殼吊耳。4個吊運下爐殼吊耳用于吊運下爐殼。
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的右側邊的中間位置處、所述第一水平段與矩型箱體框架的連接處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吊運爐蓋吊鉤。3個吊運爐蓋吊鉤用于吊運電弧爐爐蓋。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吊運爐蓋吊鉤、吊運上爐殼吊鉤和吊運下爐殼吊耳上設置有鋼絲繩索具。所述的鋼絲繩索具,由人工操作,依據所吊物體的不同,將物體的上部掛在相應的吊鉤或吊耳上,下部掛在被吊物體的吊環、吊鉤或吊耳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吊環、吊運爐蓋吊鉤、吊運上爐殼吊鉤和吊運下爐殼吊耳焊接成為一個整體。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矩型箱體框架、吊環、吊運爐蓋吊鉤、吊運上爐殼吊鉤和吊運下爐殼吊耳上分別設有筋板,以加強其整體剛度。
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在矩型箱體框架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吊運爐蓋吊鉤、吊運上爐殼吊鉤和吊運下爐殼吊耳,可用來吊運電弧爐爐蓋、上爐殼及下爐殼,是一種三合一的吊具,省去了兩套吊具和吊具存放架,節約了投資、減少了占地;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同步性能好、平衡能力強,避免了鋼絲繩對被吊物上部產生的擠壓和磨損,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縮短了作業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吊具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吊具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馬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馬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821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