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80722.3 | 申請日: | 2012-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60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耀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蘇龍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69/14 | 分類號: | C07C69/14;C07C67/4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大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楊新勇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純 乙酸 提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高純試劑提純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
背景技術
超高純試劑是電子領域微細加工制作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性基礎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蝕刻。超高純乙酸丁酯為有機溶劑,主要用于半導體行業紫外負性光刻膠的漂洗工藝,可與負膠顯影液配套使用。
隨著電子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電子化學品的純度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普遍采用的乙酸丁酯提純方法為:工業乙酸丁酯經無水碳酸鈉洗滌后直接精餾,所使用的裝置主要包括精餾塔和微濾器,但上述工藝路線中無水碳酸鈉直接置于精塔釜中,精餾結束后碳酸鈉從塔底出口排出,但由于精餾結束后釜中液體較少,塔底固體物質排出工作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乙酸丁酯提純裝置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工藝流程合理、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的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所述提純裝置包括與儲罐相連接的精餾塔,所述精餾塔的底部設置有高沸點物出口,所述精餾塔上還設置有塔頂出口,所述精餾塔的塔頂出口通過管道依次與冷凝器、質檢混合罐、微濾器和成品罐串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罐和精餾塔之間依次連接有預處理反應釜和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出口與所述精餾塔的進料口通過管道相連接,所述精餾塔的進料口設置有密封閥。
其中,連接過濾器出口和預處理反應釜入口的管道上連接有不銹鋼泵。
其中,所述預處理反應釜為蒸汽加熱反應釜。
其中,所述微濾器的微濾膜孔徑0.05~0.10μm。
其中,所述精餾塔和冷凝器的材質為石英玻璃。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該裝置工藝流程合理,在儲罐和精餾塔之間設置預處理反應釜和過濾器能提高進入精餾塔的乙酸丁酯純度精餾反應時可同時進行預處理反應釜和過濾器的清理操作,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設置質檢混合罐可以避免不同批次不同質量的原料所得到的成品之間質量存在差異的現象,及時檢測產品質量,以便對之前提純工藝的控制,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罐;2、預處理反應釜;3、過濾器;4、精餾塔;5、冷凝器;6、微濾器;7、成品罐;8、不銹鋼泵;9、密封閥;10、質檢混合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施例為一種超高純乙酸丁酯的提純裝置,包括與儲罐1相連接的精餾塔4,精餾塔4的底部設置有高沸點物出口,精餾塔4上還設置有塔頂出口,精餾塔4的塔頂出口通過管道依次與冷凝器5、質檢混合罐10、微濾器6和成品罐7串聯連接,儲罐1和精餾塔4之間依次連接有預處理反應釜2和過濾器3,過濾器3的出口與精餾塔4的進料口通過管道相連接,精餾塔4的進料口設置有密封閥9。
其中,連接過濾器3出口和預處理反應釜2入口的管道上連接有不銹鋼泵8。
其中,預處理反應釜2為蒸汽加熱反應釜。?????????????????????????????
其中,微濾器6的微濾膜孔徑0.05~0.10μm。
其中,精餾塔4和冷凝器5的材質為石英玻璃。
工業乙酸丁酯抽到預處理反應釜2中,在預處理反應釜2中進行酯化反應和氧化反應出去原料中的正丁醇和不飽和物,然后將乙酸丁酯導入過濾器3中進行初步過濾,然后經由不銹鋼泵8抽入精餾塔4中精餾,當溫度和壓力達到設定值時采出乙酸丁酯蒸氣,經冷凝器5冷凝,在質檢混合罐10中混合,抽取樣品檢驗產品質量,再經微濾器6過濾,得到超高純乙酸丁酯成品,分裝入成品罐7。
其中,在質檢混合罐和微濾器之間設置泵,使微濾器的微濾膜兩側形成壓力差,加快微濾速度,保證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蘇龍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蘇龍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807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