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過渡艙式救生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79904.9 | 申請日: | 2012-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63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武魁;李玉貴;許佩霞;咸士玉;王進強;祝利濤;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渡 救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礦井安全的救生艙,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過渡艙式救生艙。
背景技術
“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項目作為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遇險人員快速救護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科研主旨就是用來研究解決礦山企業的重大災害應急救援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為礦工在災變環境下提供穩定可靠、保障齊全的維生空間,把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為我國的煤炭生產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現有技術中的救生艙,包括救生主艙、救生主艙的連接有過渡艙,過渡艙的進口端設有防護密閉門,過渡艙出口端設有密閉門,過渡艙內布置有氣幕噴淋裝置,氣幕噴淋裝置可以在過渡艙內將避險人員帶入的有毒有害氣體清出艙外,避險人員可以通過防護密閉門進入過渡艙,再通過過渡艙出口端的密閉門進入救生主艙,這種結構的救生艙由于只有一個入口,這樣就不能及時的進入到救生主艙內。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使遇險人員能及時進入救生艙的雙過渡艙式救生艙。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過渡艙式救生艙,包括救生主艙,所述救生主艙的一端連接有前過渡艙,所述救生主艙的另一端連接有后過渡艙。
進一步的,所述前過渡艙的進口端設前防護密閉門,所述前過渡艙的出口端設前密閉門。
進一步的,所述后過渡艙的進口端設后防護密閉門,所述后過渡艙的出口端設后密閉門。
進一步的,所述前過渡艙和后過渡艙內均設有氣幕噴淋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救生主艙的一端連接有前過渡艙,救生主艙的另一端連接有后過渡艙,這樣在救生主艙的兩端同時設置過渡艙,提高了救生效率,并且使遇險人員進入救生主艙的時間縮短,從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損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雙過渡艙式救生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包括救生主艙3,救生主艙3的一端連接有前過渡艙1,前過渡艙1的進口端設前防護密閉門4,前過渡艙1的出口端設前密閉門6,救生主艙3的另一端連接有后過渡艙2,后過渡艙2的進口端設后防護密閉門5,后過渡艙的出口端設后密閉門7,前過渡艙1和后過渡艙2內均設有氣幕噴淋裝置8。
綜合上述,避險人員可以從前過渡艙1的前防護密閉門4進入前過渡艙1、再通過前密閉門6進入救生主艙3內或從后過渡艙2的后防護密閉門5進入后過渡艙2、再通過后密閉門7進入救生主艙3內,提高了救生效率,并且使遇險人員進入救生主艙的時間縮短,從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損失。
在前過渡艙1內設有氣幕噴淋裝置8,在后過渡艙2內設有氣幕噴淋裝置8,所以避險人員從救生主艙3兩端進入可以通過氣幕噴淋裝置8可以將避險人員帶入的有毒有害氣體清除,前過渡艙1和后過渡艙2做的較小,有毒有害氣體的清除更容易。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799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