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幕中間包防絮流上水口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79315.0 | 申請日: | 2012-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76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歧;王軍;王金輝;李超;吳亞新;龍山;呂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58 | 分類號: | B22D41/5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21213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間 包防絮流上 水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連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連鑄中間包的氣幕防絮流上水口。
背景技術
生產實踐表明,連鑄生產過程中影響鑄坯和鋼材最終質量及生產能力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結晶器水口絮流堵塞。澆注時的水口絮流、結瘤造成的水口堵塞現象將無法滿足正常拉速的澆注作業,嚴重時水口絮死,造成斷澆、鋼水回收事故;水口絮流堵塞還會引起中間包內鋼水流入結晶器的流速不穩、湍流加劇,使結晶器內鋼水液面波動過大,增加鋼水卷渣幾率,從而引起鑄坯夾雜物缺陷,影響鑄坯和成品質量。可以說,水口絮流堵塞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整個煉鋼工序的生產節奏。因此,各鋼鐵廠普遍采用從中間包上水口吹入氬氣的方法,以減輕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現象,延長澆注時間。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吹氬上水口,大部分屬于彌散型,即整個上水口材質均具有一定的彌散性,通過吹氬吹入的氣體由上水口內、外壁表面均可通過。在鋼水長時間澆注過程中,隨著鋼水中氧化物夾雜等絮流物不斷黏附到上水口內壁表面通過,將使更多的絮流物黏附到上水口內壁,其內壁的透氣彌散性持續惡化,導致大部分氬氣將由易通過的外壁表面溢出,從而使吹氬起不到防水口絮流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有效減輕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穩定鋼渣界面波動,降低鋼水卷渣幾率,延長水口使用壽命,提高鑄坯質量的氣幕中間包防絮流上水口。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解決措施:
一種氣幕中間包防絮流上水口,包括本體、鋁碳質致密耐火層、硅質釉層及底座,其特征在于,在上水口本體頂部內壁的硅質釉層下面充填有一段透氣彌散料層,透氣彌散料層與氣體通道連通。
所述透氣彌散料層為鋁碳質透氣彌散材料。
所述透氣彌散料層高度為60-80mm。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及有益效果為:
本體內外壁具有均勻一致的微弱透氣彌散性,內壁中上部區域填充有較大透氣性的鋁碳質透氣彌散料,該料層填充區直接與氣體通道相連,使氬氣直接由氣體通道透過內壁透氣彌散料填充區后逸入水口內,沿內壁形成均勻氣幕。
為防止氣體通道中的氣體由下表面溢出,水口底座下表面外加一層致密鋁碳質耐火材料,底座外壁涂有一層高鋁火泥后,使最外層包圍底座本體的鋼殼與本體間粘結更牢固,氣密性更好,防止底座外殼漏氣。
?底座上設有兩個吹氬氣孔,其中一個吹氬孔與底座下表面環形凹槽相通,通過吹入氬氣以防止上水口與結晶器浸入式水口的對接板間產生吸氣而氧化鋼水。另一個吹氬孔與上水口本體內、外壁間的氣體通道相連,吹入的氬氣進入通道后直接透過透氣彌散料填充區后逸入水口內壁形成均勻氣幕,從而有效阻止鋼水中的氧化物夾雜絮結在水口內壁,減輕水口絮流程度。
為防止中間包整備烘烤過程高溫火焰對上水口鋁碳質耐材的氧化,在上水口頂部本體內部與上水口本體外壁全部涂有一定厚度的防氧化涂層,該涂層在低于鋼水澆鋼溫度范圍不會自然脫落,在高溫鋼水澆注過程會氧化脫落,涂層既可防止水口氧化,又不影響澆注過程氬氣由水口內壁逸出,上水口外壁的涂層還可起到防透氣作用,使得氬氣完全由水口內壁逸入澆注通道隨鋼水下流,從而阻止絮流物粘結到水口內壁,減輕水口絮流堵塞程度,提高水口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可實現結晶器水口氬氣流量的定量化控制,防止鋼水中氧化物夾雜大量黏附到上水口和浸入式水口內壁表面,有效減輕和防止水口絮流堵塞,穩定中間包和結晶器內鋼渣界面波動,降低鋼水卷渣和漏鋼幾率,延長水口使用壽命,從而提高鑄坯質量,穩定生產節奏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為氣幕中間包防絮流上水口結構示意圖。
圖中:鋁碳質致密耐火層1、鋼殼2、底座3、硅質釉層4、氣體通道5、本體6、澆鑄通道7、透氣彌散料層8、吹氬氣孔9、環形凹槽10。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可見,本實用新型是由鋁碳質致密耐火層1、鋼殼2、底座3、硅質釉層4及本體6所組成。本體6中間為澆鑄通道7,下部帶有底座3。上水口本體6的內、外壁之間留有氣體通道5,在本體6的外壁上及內壁頂部涂有一層1mm厚的硅質釉層4。上水口底座3的下端面設有一層20mm厚鋁碳質致密耐火層1,在鋁碳質致密耐火層1的下表面設有環形凹槽10作為氬氣通道,底座3側壁上設有兩個吹氬氣孔9,底座3的外壁涂有火泥,火泥外層包有鋼殼2。
本實用新型在上水口本體6頂部內壁硅質釉層4的下部填充了一段高度為75mm的透氣彌散料層8,透氣彌散料層8采用鋁碳質透氣彌散材料澆注而成,且透氣彌散料層8與氣體通道5連通,使氬氣直接由氣體通道5透過內壁透氣彌散料層8后逸入水口內,沿內壁形成均勻氣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79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絞線機
- 下一篇:放纖架伺服驅動器輸入電壓調整電路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