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層防漏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78432.5 | 申請日: | 2012-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18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正彬;褚月琴;王強;樊獎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 | 分類號: | E21B33/12;E21B3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易繼貴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層 防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機械采油設備井下工具,特別涉及一種油井沖砂、洗井、壓井、替油等作業時防止地層漏失的油層防漏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比較好的沖砂防漏失技術是連續油管沖砂,用皮碗防漏失。每沖砂幾米,再下入油管(沖砂管)、皮碗等幾米。缺點是油層一旦露出來,砂、液及臟物等同時就開始漏失,所以它只能減少一部分漏失。施工也比較麻煩。另外,它對于洗井(清蠟等)、壓井、替油等作業,就不能防止液體等臟物的漏失,不能防止污染油層,導致油井降產或停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層防漏器,防止油井作業時施工用液體、砂等臟物漏失,污染油層;防止開井時砂大量返吐,導致油井砂埋油層停產,或者大幅度降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油層防漏器,由封隔器2、接箍3、第一中心管4、變扣6和防漏閥7組成,其中,上述封隔器2設置在油層進油孔5以上緊鄰進油孔5的套管1內,上述防漏閥7設置在油層進油孔5以下緊鄰進油孔5的套管1內,上述封隔器2內第二中心管、接箍3、第一中心管4、變扣6和防漏閥7內第三中心管8依次螺紋連接。
上述防漏閥7由第三中心管8、外閥座9、閥芯10、閥架11和皮碗12組成,上述閥架11、第三中心管8和外閥座9依次螺紋連接,閥架11向上托住閥芯10,皮碗12上部嵌入閥架11,皮碗12靠外閥座9和閥架11壓緊。
上述閥芯10為圓環形,橫截面為三角形。
上述防漏閥7為環形空間單流閥。
上述第一中心管4長度可根據油層厚度調整。
采用本技術方案,在油井沖砂、洗井、壓井、替油等作業時使用本實用新型油層防漏器,防止施工用液體、砂等臟物漏失污染油層;在開井時不會產生大量砂返吐情況,防止砂埋油層停產,或者大幅度降產。它能維持油井產量,能延長修井作業周期,減少作業次數,減少占產時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油層防漏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防漏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防漏閥的閥架A-A剖面圖;
圖4為防漏閥的皮碗B-B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油層防漏器,在套管1的油層進油孔5的上界下一封隔器2,在油層進油孔5的下界下一防漏閥7,防漏閥7的第三中心管8通過變扣6和接箍3與封隔器2的第二中心管用第一中心管4螺紋連接,構成整個油層防漏器。如圖2所示,防漏閥7由第三中心管8、外閥座9、閥芯10、閥架11和皮碗12所組成,閥架11與第三中心管8和外閥座9螺紋連接,閥架11向上托住閥芯10,皮碗12上部嵌入閥架11,皮碗12靠外閥座9與閥架11壓緊。防漏閥7的閥芯10為圓環形,橫截面為三角形。如圖3所示,閥架11底部A-A剖面為環空形,如圖4所示,皮碗12底部B-B剖面為扇孔形,且中心孔孔徑小于沖砂管外徑。防漏閥7為環形空間單流閥??烧{整中心管4的長度來適應油層的厚度。
油井正常生產時,地層液體從油層進油孔5進入套管1與第一中心管4所組成的環形空間,向下流動,防止積砂,流經第三中心管8與外閥座9構成的環空,經過閥芯10兩側的空間、經過閥架11的環空;或者流經套管1與外閥座9的環空間隙,經過皮碗12的孔隙,向上進入第三中心管8,進而通過第一中心管4進入油泵;油井在沖砂、洗井、壓井、替油等作業時,閥芯10在液流、液壓作用下上行,堵住通道,皮碗12在沖砂管擠壓下,在液流、液壓作用下,徑向膨脹,封住套管1與外閥座9的環空間隙,達到完全防止漏失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784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