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供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70291.2 | 申請日: | 201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1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韓曉琴;彭自明;劉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東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張曰俊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墨打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為噴墨打印噴頭供墨的循環供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數碼印刷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目前,噴墨打印/印刷都是由供墨系統給噴頭供墨,并在噴頭的噴孔處產生特定負壓,使得墨水不會滴出,噴頭噴孔通常由壓電陶瓷材料做成,有電壓通過時,壓電陶瓷材料會緊縮彎曲,使得其內的墨水噴出,通過控制噴頭各個噴孔的電壓,進而控制墨滴。
噴頭噴孔處的負壓需要維持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負壓太大,就會在噴孔處吸入空氣,墨路中一旦進入空氣就會導致壓力不穩,破壞印刷質量,而壓力太小,則使得墨滴不用觸發電壓就能從噴孔流出,使墨滴不可控。因此,供墨系統的關鍵就是在噴頭里面有連續不斷的墨通過,并在噴孔處產生合適、穩定的負壓。
現有技術之一是采用重力供墨方法,即在噴頭進墨端上方放置一個進墨盒,在噴頭出墨端的上方放置一個出墨盒。噴頭的壓力由這兩個墨盒的垂直距離決定,因此,這種方法對空間位置的要求很高,占用系統空間也太多。
針對這種結構的缺點,在循環供墨系統中噴頭進墨端的上方放置一個溢流梁結構的進墨池,在出墨端上方放置一個密封的回流池,進墨池中供墨槽中墨水的液位與噴頭入口之間的高差對噴頭產生穩定正壓力,并采用回流墨泵保證墨水的循環流動,但這種結構較復雜,對空間位置要求也較高。
現有技術之二是采用由氣路控制一個負壓調節裝置,進而控制噴頭的進出口壓力,采用這種技術雖然系統結構緊湊,但負責生成和控制負壓的其余設置過于復雜,而且成本也較高,在調節供墨泵的電壓時,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墨水進入氣路,破壞氣路元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循環供墨系統,在保證噴墨打印質量的同時,降低供墨系統的位置要求,降低系統的復雜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循環供墨系統,包括墨盒及至少一個噴頭,所述墨盒與所述噴頭的進墨口之間設置有進墨管路,所述進墨管路上自靠近所述墨盒端起依次設置有進墨泵、加熱器、進墨溫度傳感器和進墨壓力傳感器;所述墨盒與所述噴頭的出墨口之間設置有回墨管路,所述回墨管路上自靠近所述墨盒端起依次設置有回墨泵、出墨溫度傳感器和出墨壓力傳感器;所述進墨管路與所述回墨管路串接形成循環供墨墨路。
作為優選,所述進墨壓力傳感器與所述出墨壓力傳感器位于所述噴頭上方相同高度處。
作為優選,所述進墨管路上位于所述進墨泵與所述加熱器之間還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有溢流端,所述溢流端經溢流管路與所述墨盒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進墨管路上位于所述進墨泵與所述過濾器之間還設置有進墨衰減器。
作為優選,所述進墨管路上位于所述進墨泵與所述墨盒之間設置有空氣閥。
作為優選,所述回墨管路上位于所述回墨泵與所述出墨溫度傳感器之間還設置有回墨衰減器。
作為優選,所述進墨泵與所述回墨泵均為隔膜泵。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循環供墨系統包括墨盒及至少一個噴頭,在墨盒與噴頭的進墨口之間設置有進墨管路,進墨管路上自靠近墨盒端起依次設置有進墨泵、加熱器、進墨溫度傳感器和進墨壓力傳感器;在墨盒與噴頭的出墨口之間設置有回墨管路,回墨管路上自靠近墨盒端起依次設置有回墨泵、出墨溫度傳感器和出墨壓力傳感器;進墨管路與回墨管路串接形成循環供墨墨路。工作時,進墨泵將墨由墨盒經進墨管路輸送至噴頭,由噴頭的噴孔噴出實現打印作業,余墨則由回墨泵經回墨管路收回至墨盒循環利用;其中,進墨壓力傳感器和出墨壓力傳感器分別檢測噴頭上方高度H處的進墨壓力和出墨壓力,控制系統根據進墨壓力傳感器和出墨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來調節進墨泵和回墨泵的流量,從而動態實時控制噴頭中墨的壓力,使噴頭噴孔處的壓力在印刷過程當中保持恒定負壓,從而保證印刷質量。與現有技術的重力供墨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循環供墨系統由進墨泵及回墨泵為系統噴頭提供恒定的壓力,結構上更簡單、緊湊,能夠在確保印刷質量的同時,降低系統的復雜度,節省空間,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單個噴頭的循環供墨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多個噴頭的循環供墨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多個噴頭的循環供墨系統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東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坊東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702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合金電爐低壓無功補償裝置的外殼
- 下一篇:口腔護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