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68549.5 | 申請日: | 201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52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衡;張益民;朱選青;張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3/02 | 分類號: | B05D3/02;F23G7/06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3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處理 余熱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屬于煙氣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涂裝線上的鈍化爐、底涂烘箱以及面涂烘箱的熱量都是新的熱量,成本較高,底涂烘箱以及面涂烘箱的煙氣常規都是直接排放,由于帶有有害氣體,對環境污染較重,使得涂裝線的煙氣處理質量不過關,余熱回收利用較差,生產成本大大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使得涂裝線的煙氣處理質量過關,余熱回收利用較好,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的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它包括鈍涂烘箱、底涂烘箱、面涂烘箱、余熱加溫裝置、依次聯通的焚燒爐、加熱室以及混風室,所述焚燒爐的進氣口引出一根第一管道,所述底涂烘箱的前排氣口和后排氣口以及面涂烘箱的前排氣口均通過管道與第一管道相連,所述加熱室的排氣口引出一根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引出三根管道,所述三根管道分別與面涂烘箱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的進氣口相連,所述面涂烘箱的后排氣口通過管道與混風室的進氣口相連,所述混風室的排氣口引出一根排氣管道,所述排氣管道上引出兩根管道,所述兩根管道分別與余熱加溫裝置以及鈍涂烘箱的進氣口相連,所述余熱加溫裝置內設有水管換熱器,所述水管換熱器與車間水管相連。
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第一調節閥門。
所述鈍涂烘箱進氣口的管道上設有第二調節閥門。
所述底涂烘箱的前進氣口和后進氣口分別通過管道連接有前加熱室和后加熱室,所述底涂烘箱前進氣口和后進氣口處的管道上均設有第三調節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鈍涂烘箱、底涂烘箱、面涂烘箱、余熱加溫裝置、焚燒爐、加熱室以及混風室的煙氣都能做到余熱回收利用,該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可以使得涂裝線的煙氣處理質量過關,余熱回收利用較好,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鈍涂烘箱1
底涂烘箱2
面涂烘箱3
余熱加溫裝置4
焚燒爐5
加熱室6
混風室7
第一管道8
風機9
第二管道10
第一調節閥門11
排氣管道12
水管換熱器13
車間水管14
第二調節閥門15
前加熱室16
后加熱室17
第三調節閥門18。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煙氣處理余熱回收裝置,它包括鈍涂烘箱1、底涂烘箱2、面涂烘箱3、余熱加溫裝置4、依次聯通的焚燒爐5、加熱室6以及混風室7,所述焚燒爐5的進氣口引出一根第一管道8,所述底涂烘箱2的前排氣口和后排氣口以及面涂烘箱3的前排氣口均通過管道與第一管道8相連,所述第一管道8上設有風機9,所述加熱室6的排氣口引出一根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上引出三根管道,所述三根管道分別與面涂烘箱3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的進氣口相連,所述第二管道10上設有第一調節閥門11,所述面涂烘箱3的后排氣口通過管道與混風室7的進氣口相連,所述混風室7的排氣口引出一根排氣管道12,所述排氣管道12上引出兩根管道,所述兩根管道分別與余熱加溫裝置4以及鈍涂烘箱1的進氣口相連,所述鈍涂烘箱1進氣口的管道上設有第二調節閥門15,所述余熱加溫裝置4內設有水管換熱器13,所述水管換熱器13與車間水管14相連,所述余熱加溫裝置4的排氣口將廢氣直接排放,所述底涂烘箱2的前進氣口和后進氣口分別通過管道連接有前加熱室16和后加熱室17,所述底涂烘箱2前進氣口和后進氣口處的管道上均設有第三調節閥門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海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685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源上置式烤爐的升降卡扣
- 下一篇:一種具有高電磁兼容性的電磁加熱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