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胸腔鏡用肋骨剪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67911.7 | 申請日: | 201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4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寶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寶東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01 | 分類號: | A61B17/32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胸腔鏡 肋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胸外科手術用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胸腔鏡用肋骨剪。
背景技術
肋骨骨折的發生率很高,大部分患者經保守治療可治愈,但在以下情況下:①骨折端移位特別明顯或多段骨折;②胸廓塌陷畸形明顯,前位和側位連枷胸;③胸壁有頑固性疼痛伴呼吸困難,且有血氣胸的單純性肋骨骨折;④合并有胸內臟器損傷需開胸探查,止血時附帶行肋骨固定;⑤骨折類型適合行手術內固定,且能達到固定效果;⑥固定部位荷重不大,局部無骨髓炎、化膿性感染;⑦患者無嚴重的骨質疏松和全身并發癥;⑧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差或脫機困難;⑨患者年輕,對美觀要求較高,經濟條件許可等可進行固定。
通常對于第1~3肋和8~12肋的骨折一般不做處理,因為第1~3肋有鎖骨和肩胛骨的保護,第8~10肋為假肋,11和12肋骨為浮肋,因此肋骨骨折常常需固定第4~7肋即可。
由于肋骨系非承重骨,手術固定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胸廓的穩定性,可以顯著緩解肋骨骨折帶來的疼痛,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住院時間,能同時處理胸腔內合并損傷,減少肺部并發癥。傳統治療方法包括有寬膠布固定、胸壁護板固定、胸帶加壓固定、牽引架牽引固定及呼吸機正壓通氣等,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固定時間長、效果欠佳及可引起相應并發癥等問題。開胸肋骨固定手術創傷大,并發癥高。隨著電視胸腔鏡技術的日臻完善,胸腔鏡下進行骨折肋骨的固定的手術指征可能較傳統開胸適當放寬。因為胸腔鏡下行肋骨骨折固定術較之傳統外治療方法,具有以下優點:①創傷小;②手術范圍大;③定位準確;④及時發現副損傷、同時行腔鏡下胸腔探查止血、肺修補及膈肌修補等操作;⑤恢復快,患者住院時間短,痛苦少。
全腔鏡下胸腔內器官手術目前已趨于成熟,但是全腔鏡下對肋骨骨折的處理目前尚無合理的方法,主要原因在于:①骨性胸廓表面為橄欖圓,而操作孔是其表面的一點,因此操作角度存在障礙;②既往設計的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固定用肋骨板需要螺釘或者鋼絲、絲線等固定,可能給肋骨帶來新的損傷;③肋骨板材料是鎳鈦記憶合金,塑性困難;④放置髓內釘固定,需要牽開肋骨,擴大骨髓腔;⑤兩側抱臂過多,而骨折部位沒有很好地固定,并且骨折斷端存在損傷周圍組織的風險等。因此需要設計一整套全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固定的器械,以達到操作方便、效果可靠、副損傷小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胸腔鏡用肋骨剪,本實用新型便于胸腔鏡下肋骨骨折斷端的剪除,以達到操作方便、效果可靠、副損傷小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胸腔鏡用肋骨剪,包括指圈部(1)、雙關節桿部(2)、頭端(3);一對雙關節桿部(2)的桿體分別鉸接形成平行四桿結構;一對頭端和一個指圈部分別連接于一對雙關節桿部的兩端。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胸腔鏡用肋骨剪,還具有如下特點:指圈部(1)為環形。
一對頭端(3)相對的邊上有剪刃(4)。
剪刃(4)為直刃。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本實用新型是用于全腔鏡下肋骨骨折固定而設計,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可靠;2、整體采用鈦合金材料制作,強度高、適合多種消毒方法、組織相容性好;3、頭端為直刃;4、頭端設計成不同角度,適應全腔鏡下剪斷骨折斷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頭端(不同轉角)垂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頭端水平面(0度和30度轉角)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頭端的剪刃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指圈部(1)、雙關節桿部(2)、頭端(3)、剪刃(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胸腔鏡用肋骨剪,包括指圈部(1)、雙關節桿部(2)、頭端(3);一對雙關節桿部(2)的桿體分別鉸接形成平行四桿結構;一對頭端和一個指圈部分別連接于一對雙關節桿部的兩端。
指圈部(1)為環形。
一對頭端(3)相對的邊上有剪刃(4)。
剪刃(4)為直刃。
頭端(3)與肋骨曲度匹配,角度可以設計成0°、30°、60°、90°。頭端(3)的形狀與肋骨橫斷面匹配,角度可以設計成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寶東,未經劉寶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679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