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紐扣型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66803.8 | 申請日: | 2012-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5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明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紐扣 鋰離子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離子電池,尤其是可充電的紐扣型鋰離子電池。
背景技術
紐扣型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常用的電池,其極芯包括正極片、隔膜和負極片,主要有卷繞式結構和疊層式結構。現有技術的紐扣型鋰離子電池大都存在以下問題:卷繞式結構制作工藝簡單,但空間利用率低,疊層式結構空間利用率高,但制作工藝復雜,在卷繞或疊置成型時,正極片、隔膜和負極片對位難度大,操作易產生偏差,卷繞式極芯在充放電循環中極片邊緣粉體持續無規則脫落,電池容量加速衰減并伴有安全隱患;現有極芯正極與殼體導接制程環節均電池收容腔內實現,主要采取金屬片夾正極基材與殼體焊接或正極基材緊貼殼體內壁方式導接,夾焊方式效果好,但操作難度大,緊貼方式工藝簡單,但可靠性差,同時,有限的收容腔空間限制了以上導接方式在更小體積的紐扣型電池中的應用。
可充電紐扣型鋰離子電池還存在充放電效率低和循環壽命短的問題,尤其是超薄紐扣型鋰離子電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紐扣型鋰離子電池以克服前述現有技術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手段予以解決:
一種紐扣型鋰離子電池,包括殼體、密封圈、蓋體、極芯和電解液;所述殼體、蓋體與密封圈圍成收容腔,所述極芯和所述電解液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極芯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正極片包括正極金屬基材和涂敷在正極金屬基材上的正極材料,所述負極片包括負極金屬基材和涂敷在負極金屬基材上的負極材料,所述正極片與所述殼體導接,所述負極片與所述蓋體導接,其中,所述正極金屬基材的一端端部沿所述殼體的內壁延伸至所述殼體的內壁與所述密封圈的底表面之間,電池封裝后被所述密封圈壓在所述殼體的內壁從而使得正極片與所述殼體導接。
優選地:
還包括設在所述殼體和蓋體之間的絕緣阻隔層,用于阻斷殼體、極芯側邊、蓋體通過電解液電連接而與外部電路形成回路。
所述絕緣阻隔層設在所述蓋體的內壁上,所述絕緣阻隔層覆蓋所述蓋體內壁上除了用于與負極極片連接的點焊位的其余表面。
所述絕緣阻隔層為粘貼在所述蓋體內壁上的絕緣紙,所述絕緣紙上設有與所述點焊位位置相對的缺口。
所述隔膜為隔膜袋,所述正極片置于所述隔膜袋中形成正極膜片組合,該正極膜片組合與所述負極片垂直交錯折疊形成所述極芯。
所述負極片一端端部的負極金屬基材向負極片的側邊延伸形成用于與所述蓋體連接的點焊部。
所述負極片包括多個第一單體和多個第一連接部,相鄰的第一單體之間通過所述連接部相連,所述正極膜片組合包括多個第二單體和多個第二連接部,相鄰的第二單體通過所述第二連接部相連;所述第一單體與所述第二單體形狀相同,所述正極膜片組合與所述負極片分別沿所述第二連接部和第一連接部垂直交錯折疊使所述第一單體與第二單體交錯疊置形成所述極芯。
所述第一單體和所述第二單體均為圓形、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或由至少兩條直線和兩條弧線交替連接形成的對稱形狀。
所述第一單體整體呈圓形但兩側分別具有一段直線邊,所述直線邊與負極片長度方向平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正極片導接方式具有導接穩定和制作工藝簡單的有益效果;優選方案,設置阻隔層有利于提高紐扣型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和循環壽命;極芯的交錯折疊方式同時具有疊置方式的高空間利用率優勢和卷繞式的制作工藝簡單的優勢;采用隔膜袋包覆正極片的方式能夠避免極片掉粉,降低電池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電池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電池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正極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正極片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負極片的結構正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負極片的結構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極芯的結構立體圖;
圖8是圖2的電池去掉殼體后的仰視圖;
圖9是圖2的電池的絕緣阻隔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交錯疊置形成極芯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并結合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明,未經楊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668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