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卡槽式斜坡地滾子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62246.2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42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繼洪;朱少軍;曹亞軍;張廣軍;楊修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7/00 | 分類號: | B61K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2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卡槽式 斜坡 滾子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斜坡軌道運輸打運系統中地滾子的固定結構,尤其是應用在煤礦、斜坡地環境中的地滾子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地滾子是斜坡軌道上的主要運輸打運設備之一,在煤礦,山地應用較為廣泛,地滾子如果安裝不牢固,會發生滑移和滾落現象,影響斜坡安全打運,存在較大危險。現有技術中的地滾子是“擔”在兩根一米長的槽鋼上,兩根槽鋼用道釘釘在軌道道木上或用長鐵釘將槽鋼釘在土地里,時常發生地滾子滑落或偏移事故,存在安全隱患,同時造成的鋼絲繩磨損也更增加了危險性。使用時間久了之后,由于道木損壞,釘不上道釘,無法固定地滾子。此外,地滾子兩端輪軸是用壓板經螺絲壓緊,從而“擔”在槽鋼上,安裝過程復雜,很不利于維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簡單牢固的卡槽式斜坡地滾子固定結構,以防止地滾子跑偏、滑落,減少維護,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卡槽式斜坡地滾子固定結構的特點是:設置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中處在相對位置上的上邊框和下邊框為可分別倒扣在相鄰的兩道水泥道板的邊角上的呈倒扣的角鋼;所述矩形框架處在另一相對位置上的分別是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在所述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上分別設置有“L”形卡槽,所述“L”形卡槽的槽口是位于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上的敞口;所述“L”形卡槽的槽底朝向斜坡的下坡方向上;地滾是以兩端地滾輪軸卡嵌在所述“L”形卡槽的槽底。
本實用新型卡槽式斜坡地滾子固定結構的特點也在于: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位于地滾的下方,設置有灰斗。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中的角鋼使地滾子框架固定在兩根水泥道板之間,以“L”形卡槽可靠地卡住地滾子,結構牢固,可有效地防止地滾子上下前后左右偏移,避免鋼絲繩受到磨損,減少電力消耗,維護工作量大大減少。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拆裝,方便攜帶,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左邊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左槽鋼邊框;2右槽鋼邊框;3地滾子;4灰斗;5軌道;6下邊框;7上邊框;8水泥道板;9為“L”形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施例中卡槽式斜坡地滾子固定結構是設置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處在相對位置上的上邊框7和下邊框6為可分別倒扣在相鄰的兩道水泥道板8的邊角上的呈倒扣的角鋼,軌道5固定設置在水泥道板8上;矩形框架處在另一相對位置上的分別是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在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上分別設置有“L”形卡槽9,“L”形卡槽9的槽口是位于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上的敞口;“L”形卡槽9的槽底朝向斜坡的下坡方向上;地滾是以兩端地滾輪軸卡嵌在“L”形卡槽9的槽底;為了便于清潔,在矩形框架的底部、位于地滾的下方,設置有灰斗4。
具體實施中,上邊框7和下邊框6為角鋼,左邊槽鋼框和右邊槽鋼框為槽鋼;在上下相鄰的兩道水泥道板8之間需要挖出凹坑,灰斗4即位于凹坑中;地滾3的兩端地滾輪軸順坡度方向自行下滑至卡槽的底部,地滾在旋轉過程中,自重與鋼絲繩上下摩擦力都不會造成地滾滑移或脫落,非常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622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型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煙用香料及其制備、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