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狹窄場地超深基坑施工的深井孔作業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61606.7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45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謝惠慶;康清泉;黃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10 | 分類號: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韓洋 |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狹窄 場地 基坑 施工 深井 作業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面孔洞施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狹窄場地超深基坑施工的深井孔作業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中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和市政工程(道路、橋梁、地鐵等)大量涌現,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深基坑支護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深基坑支護技術成為基礎施工的難點和重點。
狹窄場地超深基坑的基坑支護多采用人工挖深井樁孔、加預應力錨索、噴錨、鋼支撐的復合型支護方法進行施工。通常對深井樁孔的施工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其存在以下不足之處:由于深井樁孔的深度大,成孔內積水較多、且不易排出,若采用傳統的用手提筒打水的方式操作效率低、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施工效率更高的狹窄場地超深基坑施工的深井孔作業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狹窄場地超深基坑施工的深井孔作業設備,包括設置于地面上的潛水泵,所述潛水泵上連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連接至井孔的內部。通過設于地面上的潛水泵進行深井提水,將井孔內的地下水提取至地表,提高排水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程。
優選的,所述井孔的底部設置有集水坑,所述抽水管的端部位于集水坑內。采用這樣的結構,可減少進入抽水管中的雜質的含量,從而提高潛水泵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集水坑呈錐形。采用這樣的結構,更易于固體雜質的沉積。
優選的,所述地面上還設置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上連接有送風管,所述送風管接入至井孔內部。通過與鼓風機相連的送風管向井孔底部強制送入空氣或氧氣,降低井孔內的空氣中可燃、有害有毒氣體的濃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于地面上的潛水泵進行深井提水,將井孔內的地下水提取至地表,提高排水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潛水泵—1;抽水管—2;井孔—3;集水坑—4;鼓風機—5;送風管—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種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一種狹窄場地超深基坑施工的深井孔作業設備,包括設置于地面上的潛水泵1,潛水泵1上連接有抽水管2,抽水管2連接至井孔3的內部,即抽水管2的一端與潛水泵1連接,抽水管2的另一端連接至井孔3內部,通過設于地面上的潛水泵1進行深井提水,將井孔3內的地下水提取至地表,提高排水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程。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井孔3的底部設置有集水坑4,抽水管2的端部位于集水坑4內,集水坑4呈錐形,固體雜質沉積于集水坑4的底部,可減少進入抽水管2中的雜質的含量,從而提高潛水泵1的使用壽命。
其余結構請參閱實施例1。
實施例3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在地面上還設置有鼓風機5,鼓風機5上連接有送風管6,送風管6接入至井孔3內部。通過與鼓風機5相連的送風管6向井孔3底部強制送入空氣或氧氣,降低井孔3內的空氣中可燃、有害有毒氣體的濃度。
其余結構請參閱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未經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6160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富水流砂地質條件隧道施工中被加固的橋樁基
- 下一篇:壓密注漿管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