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弱耦合定向耦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55076.5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56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勝;鐘鍵;朱金華;戎續俠;戴思蓓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特微波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5/18 | 分類號: | H01P5/1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東升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耦合 定向耦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弱耦合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術:
定向耦合器是目前微波技術領域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現有的定向耦合器多為空氣腔矩形帶狀線結構,這種結構的定向耦合器在弱耦合品種上一直存在方向性小的問題,并且該結構是通過兩個矩形導體之間的縫隙來確定耦合度的,裝配過程中不易準確控制,影響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弱耦合定向耦合器,通過電纜直徑的變更及電纜之間的間距變更實現弱耦合,其優點是方向性好、易加工、成本低,有利于批量加工,在有互調需求時可以采用低互調電纜實現耦合器產品的低互調指標。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弱耦合定向耦合器,其包括:
耦合器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有直徑不同的主電纜及副電纜,所述主電纜的兩端、副電纜的兩端各自與所述殼體外部的連接器連接;
所述主電纜由主電纜內導體及處于所述主電纜內導體外周的主電纜絕緣子構成,所述副電纜由副電纜內導體及處于所述副電纜內導體外周的副電纜絕緣子構成;所述主電纜和副電纜的中部并列連接,并列連接部分的主電纜絕緣子與副電纜絕緣子外壁形成面接觸并固定連接。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使用現有的電纜材料,利用不同直徑的電纜以及電纜之間的間距變化實現定向耦合器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主、副電纜內導體的阻抗是50歐姆,使用阻抗是50歐姆的半柔電纜,兩電纜的內導體是定向耦合器的主、副導體,通過調整兩個電纜內導體的間距定耦合度。兩電纜內導體間距的調整通過在電纜上切除絕緣子來實現。確定耦合間距后使用固定裝置將兩根電纜固定,將兩根電纜的外殼焊接在一起,主、副電纜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殼體外的連接器上即裝配完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機械加工切除絕緣子,裝配后耦合度較準確,提高生產效率。
主、副電纜采用弧度彎曲可以拐彎,解決了側面出耦合端的問題,減少了矩形導體及拐彎處所帶來的不連續性,同時良好的屏蔽性使得隔離端泄露的能量較少,提高了耦合器的方向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副電纜連接處的剖面圖。
圖中標號:1殼體,2主電纜,3副電纜,4連接器,21主電纜內導體,22主電纜絕緣子,31副電纜內導體,32副電纜絕緣子,5固定裝置。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2,本實施例的弱耦合定向耦合器,其包括:
耦合器殼體1,在殼體1內設有直徑不同的主電纜2及副電纜3,主電纜的兩端、副電纜的兩端各自與殼體1外部的連接器4連接。
主電纜由主電纜內導體21及處于主電纜內導體外周的主電纜絕緣子22構成;副電纜由副電纜內導體31及處于副電纜內導體外周的副電纜絕緣子32構成;主電纜2和副電纜3的中部在耦合器殼體內并列連接,兩根電纜并列連接部分的主電纜絕緣子22與副電纜絕緣子32外壁形成面接觸并固定連接。
裝配時,通過調整兩個電纜內導體的間距確定耦合度。兩電纜內導體間距的調整通過在電纜上切除絕緣子來實現。確定耦合間距后使用固定裝置5將兩根電纜固定,將兩根電纜的外殼焊接在一起,主、副電纜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殼體外的連接器上即裝配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特微波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特微波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550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合天線的外殼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微波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