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旱兩用稻麥種子播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53544.5 | 申請日: | 2012-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7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輝;胡達榮;彭利英;陳昌廣;王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農富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7/18 | 分類號: | A01C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228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旱 兩用 麥種 播種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間隔式定量播種機,特別是一種水旱兩用稻麥種子播種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水稻栽培常用大田育秧和糧農面朝黃土朝天的傳統插秧方式,使用人工插秧既效率低又勞動強度大。目前雖有插秧機上市,其結構復雜,機身重,體積大,成本高,易于浮兜,難以保證插秧播種質量,且山區丘陵區小塊稻麥田無法使用插秧機;此外育種還需占用田土,影響稻田面積使用率,另外育好秧后還要拔洗秧苗再去插秧,嚴重損害稻秧根部,插秧后需要幾天秧才能正常生長,延長了水稻生長時間,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生產和糧農的收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間播效果好,不會損壞谷種質量,播后的種粒發芽快、發芽率高,有利于稻麥秧苗生長,是一種易于操作而勞動強度較低的稻麥種子播種機。
本實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
稻種漏斗箱安裝在機架上,主軸兩端支承在機架上,主軸有一端安裝有轉動輪,主軸上套裝有播種軸環,播種軸環外周壁伸入稻種漏斗箱的底口,播種軸環的外周壁均勻分布有裝種粒凹坑,稻種漏斗箱一側安裝有種粒流量調節板,漏種粒槽板上端封裝在稻種漏斗箱的底口位置的稻種漏斗箱側板上,其漏種粒槽板向下斜彎在稻種漏斗箱的底口下面向后伸出在機架底外面,機架底部裝有船形平拖板,在船形平拖板下面裝有向機后伸出的平衡板,拉桿的拉桿軸經拉桿軸座與船形平拖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如下方式來實現:
水旱兩用稻麥種子播種機,它的稻種漏斗箱數量有六個或六個以上,播種軸環的數量有六個或六個以上,同稻種漏斗箱的數量相對應,播種軸環的外周壁均勻分布有數量在四個或四個以上的裝種粒凹坑,平衡板數量有四塊或四塊以上,種粒流量調節板下端套裝有橡膠套,其轉動輪是葉片式金屬轉動輪或橡膠車輪,播種軸環與轉軸的套裝是緊配合壓裝連接,播種軸環經埋入裝種粒凹坑內的固定螺釘緊固的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間播均勻,播種種粒不因機播受損壞,有利于種粒在大田發芽和生長,機體重量輕,人工拖拉勞動強度輕,直播功率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等特點;是一種適宜用作水旱田土直接播稻麥種的點播機,對大塊、小塊田土和不規則田土均可使用,也可以使用橡膠車輪后,可作玉米、小麥、豆類大田的直播;將本機拉桿掛在農田耕作機或相關機具上,則不用人工拖拉而機械化操作,其生產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水旱兩用稻麥種子播種機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示意圖;
圖3?省圖拉桿裝置后的水旱兩用稻麥種子播種機主視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剖視示意圖;
圖5?為轉軸與八個播種軸環結構示意圖;
圖6?播種略見一斑用固定螺釘限位固定在轉軸上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構附圖以地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農富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湘潭農富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535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