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透光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51565.3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03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蒼利民;萬志剛;劉衛慶;劉志輝;丁萬勇;韓廣軍;劉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224 | 分類號: | 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光 薄膜 太陽能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尤其涉及一種透光型薄膜太陽能電池。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危機及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能源問題亟待解決,太陽能作為一種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逐漸引起了各國研究者的重視,太陽能電池作為能源轉換裝置也被各國廣泛研究使用。早期的太陽能電池中,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作為第一代太陽能電池以轉換效率高、制作工藝簡單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但原材料匱乏等因素制約著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進一步發展。第二代薄膜基太陽能電池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包括非晶硅、微晶硅、銅銦鎵硒、碲化鎘及疊層薄膜結構。最為典型的是硅基薄膜電池,通常為了增大光電轉換層的光吸收,背電極選用較厚的金屬,起到導電和反射光線的作用,將未被光電轉換電池區域吸收的光線經反射再次吸收,從而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但是此結構的太陽能電池透光性較差。
光伏建筑一體化(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BIPV),將太陽能電池應用到建筑的圍護結構外表面,既能提供電能又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背電極采用透明導電氧化物與金屬雙層結構,其中金屬膜的厚度一般為100-250nm,此厚度的金屬膜對光線完全阻隔,透光性差。為達到透光效果,現有技術中通常將鍍好背電極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通過激光刻蝕、濕法腐蝕、干法腐蝕、掩膜噴砂等方式去除掉部分膜層,使得電池具有一定透光能力的柵線結構。此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復雜的工藝步驟,另一方面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費。
低輻射膜(Low-E)廣泛應用于玻璃制造行業,具有高可見光透射率和高紅外紫外光的反射率的特點,能夠達到透光、保溫的功能,其制作過程和機理為在基底上通過濺射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沉積多膜層結構,通過反射紅外光,透過可見光的方式達到室內保溫、節約能源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光型薄膜太陽能電池,能夠使太陽能電池具有較好的透光、保溫作用,同時簡化制作工藝,節省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透光型薄膜太陽能電池,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堆疊的透明絕緣基板、前電極層、光電轉換層、背電極層和封裝層,背電極層和封裝層通過密封材料封裝,所述的背電極層為直接沉積在光電轉換層表面的低輻射功能層。
所述的低輻射功能層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低輻射單功能層組成,每個低輻射單功能層為依次沉積在光電轉換層表面的透明導電薄膜和低輻射層,其中透明導電薄膜的厚度為10-300nm,低輻射層的厚度為5-40nm。
所述的低輻射功能層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低輻射單功能層組成,每個低輻射單功能層為依次沉積在光電轉換層表面的透明導電薄膜、低輻射層和透明導電薄膜,其中透明導電薄膜的厚度為10-300nm,低輻射層的厚度為5-40nm。
所述的低輻射層為多層不同金屬或多層不同金屬與合金的復合結構。
所述的金屬為導電金屬。
所述的導電金屬為金、銀、銅或鋁。
所述的前電極層為透明導電氧化物、金屬薄膜層、其他透明導電化合物或多層薄膜材料復合結構。
所述的光電轉換層為硅基薄膜層、碲化鎘基薄膜層、銅銦鎵硒基薄膜層或疊層膜層結構。
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利用具有高可見光透射率和高紅外紫外光的反射率特點的低輻射膜作為太陽能電池的背電極,能夠使太陽能電池在原有導電并產生電能的基礎上同時具備較好的透光、保溫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透光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515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