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吹煉水淬冰銅的連續吹煉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51005.8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8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燕庭;蔡暉;董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5/00 | 分類號: | C22B1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1001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吹煉 水淬冰銅 連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涉及有色冶金行業的冶金設備,尤其是指一種用于吹煉水淬冰銅的連續吹煉爐。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銅的火法冶煉,熔煉階段主要有奧托昆普閃速熔煉、奧斯麥特熔池熔煉、諾蘭達熔煉、艾莎熔煉,富氧側吹熔池熔煉、白銀熔煉以及傳統的鼓風爐熔煉、電爐熔煉、反射爐熔煉等。由于傳統熔煉方式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自動化程度低等缺點已基本淘汰了。其它熔煉方式是當時主要的熔煉方法,均可滿足環保排放標準。吹煉階段大部分采用PS轉爐吹煉,由于PS轉爐吹煉是間斷作業,熔煉產出的冰銅通過冰銅包加入PS轉爐,這樣不可避免造成SO2低空溢出,車間環境惡劣。由于PS轉爐間斷作業,煙氣波動大,不利于后期煙氣制酸以及余熱回收。
目前采用連續吹煉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日本三菱公司研發的三菱法,其工藝包括S爐、CL爐、C爐三臺爐子組成,三臺爐子通過溜槽連接,S爐為頂吹熔煉爐,CL爐為貧化電爐,C爐為頂吹連續吹煉爐;第二種是美國kennecott銅冶煉廠的銅冶煉工藝,采用閃速熔煉,冰銅水淬、磨細、干燥,采用閃速吹煉,目前我國已有銅冶煉廠采用此工藝。第一種三菱工藝的三臺爐子是高低布置,通過溜槽連接,這樣對建筑就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必須確保所有爐子均正常工作,一旦某一臺爐子出現問題將導致生產中斷。第二種閃速吹煉工藝,冰銅必須經過水淬、磨細、干燥等工序,一方面工藝流程長,另一方面水淬冰銅需要深度磨細與干燥,能耗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連續操作、工藝流程短的用于吹煉水淬冰銅的連續吹煉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用于吹煉水淬冰銅的連續吹煉爐,它包括從下往上依次連接的爐缸、爐身、爐頂,爐身兩側設有一次風嘴和二次風嘴,爐缸的一端設有虹吸室。?
所述爐缸采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
所述虹吸室的底部有虹吸放出口、安全放出口,其上部有爐渣排出口。
所述爐身采用內嵌耐火材料的三層銅水套拼接而成,所述一次風嘴設置在下部的第一層銅水套的兩側上,所述二次風嘴設置在上部的第三層銅水套的兩側上。
所述爐頂為內嵌耐火澆注料的鋼制水套,其頂部設有加料口和排煙口。
熔煉爐所產的高品位水淬冰銅、熔劑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爐頂加料口連續加入至爐身內,銅水套上的一次風嘴將富氧空氣鼓入爐身內強烈攪拌冰銅熔體,使之在爐身內快速生成粗銅及爐渣流入爐缸內的虹吸室從不同出口分離出粗銅和爐渣,吹煉產生的高溫煙氣從爐頂的煙氣出口進入余熱鍋爐回收余熱,再經電收塵器后送制酸系統。本實用新型采用富氧吹煉,提高了化學反應速率;連續吹煉,熔煉與吹煉可以獨立作業,互不影響生產,煙氣量以及煙氣SO2濃度穩定,有利于余熱利用以及煙氣制酸;作業連續,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改善現場工作環境。通過銅水套對耐火材料的冷卻,降低耐火材料的熱負荷,延長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運行過程中耐火材料表面形成一渣層,可以防止熔體對耐火材料的沖刷,起到保護的作用。爐頂采用帶耐火澆注料的鋼制水套結構,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工作面澆注耐火澆注料,可以降低水套熱負荷,同時防止噴濺熔體對鋼水套的損壞,延長鋼水套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A―A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用于吹煉水淬冰銅的連續吹煉爐,它包括爐缸1、爐身2、爐頂3,爐缸1采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其上端面為階梯形,有兩個高低不一的平面,爐身2位于其中低的平面上,爐缸1的一端有與爐身2底部相通的虹吸室11,虹吸室11的底部有虹吸放出口12、水平的安全放出口14、上部有爐渣排出口13,虹吸放出口12和爐渣排出口13均斜向上穿過爐缸1。爐身2采用內嵌耐火材料的三層銅水套拼接而成,第一層銅水套21的兩側上設有數個一次風嘴22,用于鼓入富氧空氣,第三層銅水套23兩側上設有數個二次風嘴24。爐頂3為鋼制水套,其內嵌有耐火澆注料,其頂部設有加料口31和排煙口32,水淬冰銅和熔劑從加料口31加入爐身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510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