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軋滾耙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9116.5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3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梅;喬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紅梅 |
| 主分類號: | A01B23/00 | 分類號: | A01B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31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軋滾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軋滾耙,屬農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200620075737.0公開了一種座耕式軋滾耙,該耙具有耙架和兩個圓柱形軋滾,兩個圓柱形軋滾分別通過軸和軸承并列安裝在矩形耙架的下方,軋滾圓柱面的中間同一徑向上均布撐塊,相鄰撐塊之間的間距為100—120毫米,撐塊兩側的圓柱面同一徑向上均布片狀耙齒。該耙通過在軋滾上增設撐塊,雖然降低了軋滾前進的阻力,增強了軋滾防滑的功能。但是,由于設置在軋滾圓柱面徑向上的相鄰撐塊之間的間距較大,故在耙耕過程中軋滾的跳動比較劇烈,在機耕路上行走時不僅震動較大,而且還會對撐塊的頂端造成損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在耙耕過程中軋滾耙不跳動,在機耕路上行走震動較小,對撐塊的頂端不會造成損傷的軋滾耙。
其技術方案是:新型軋滾耙,包括矩形耙架和并列安裝在矩形耙架下方的兩個圓柱形軋滾,軋滾圓柱面的中間同一徑向上均布撐塊,撐塊兩側的圓柱面同一徑向上均布片狀耙齒,其特征在于:所述撐塊的頂端分別設有弧形槽鐵,弧形槽鐵上沿軋滾的圓柱面徑向上設有一箍圈。
所述弧形槽鐵沿軸向的長度與撐塊相同,沿徑向的寬度為40—60毫米。
所述弧形槽鐵的中間同一徑向上開設有設置箍圈的凹槽。
其技術效果是:在撐塊的頂端分別設置弧形槽鐵,相當于減小了相鄰撐塊之間的間距,既增加了軋滾的強度,又增加了軋滾的重量,使軋滾在耕作的初期增強了對泥土的破碎功能和柔性,其對泥土的踏碎揉平效果更好;在耕作的后期又起到了防沉陷作用。在弧形槽鐵上沿軋滾的圓柱面徑向上設置箍圈,相當于給兩個軋滾配置了行走輪,使軋滾耙在耙耕過程中不僅起到平衡、平穩的作用;而且在機耕路上行走時,使撐塊和弧形槽鐵不直接與地面接觸,既保護了撐塊和弧形槽鐵不受損傷,又減小了震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弧形槽鐵小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軋滾耙,包括矩形耙架1和并列安裝在矩形耙架下方的兩個圓柱形軋滾2,軋滾圓柱面的中間同一徑向上均布撐塊3,撐塊兩側的圓柱面同一徑向上均布片狀耙齒4。撐塊的頂端分別設有弧形槽鐵5,弧形槽鐵上沿軋滾的圓柱面徑向上設有一箍圈6。
弧形槽鐵5沿軸向的長度與撐塊相同,沿徑向的寬度為40—60毫米。
弧形槽鐵的中間同一徑向上開設有設置箍圈的凹槽。
撐塊與左右相鄰的片狀耙齒4之間交錯焊接,使之連接為一整體,以便于耙耕過程中泥土的脫落。
矩形耙架1的前方水平連接三角支架7,該三角支架的前端設有與拖拉機配合連接的掛節8,該掛節能夠上、下移動,以利于方便軋滾爬越田埂,順利進入或退出田地。
矩形耙架1的后方支架上設置有與踏腳板10連接的套筒9,兩個踏腳板相鄰一側的下端通過掛件11連接,該掛件與矩形耙架的中間支架上設置的限位槽12配合,可使踏腳板放下時用于踏腳。上拉時,掛件與矩形耙架的中間支架上設置的掛鉤13配合,可利用踏腳板作為運載物品的場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紅梅,未經王紅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91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