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少二次揚灰現象的旋風除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8713.6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70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豐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豐亮 |
| 主分類號: | B04C5/185 | 分類號: | B04C5/18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少 二次 現象 旋風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粉塵的環保型分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減少二次揚灰現象的旋風除塵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重視,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都以減少污染、降低排放為目標研發。除塵器就是一種減排、低污染的產品。目前用于大氣除塵主要有三類除塵技術:電除塵、布袋過濾除塵和旋風除塵。由于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五動力機構驅動、能適應高溫、高壓和有腐蝕性介質等惡劣環境、投資和運行費用少等優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旋風除塵器是利用在旋轉筒內高速旋轉的氣流,使塵粒產生離心而實現粉塵和氣流的分離,但是現有的旋風除塵器對細粉的沉積能力較弱,致使易出現二次揚灰現象。
二次揚灰是指已分離沉積到壁面上的粒子被向上流動的氣體帶走,進入到潔凈氣流而排出除塵器的現象,嚴重影響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
影響旋風除塵器二次揚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錐體表面沉積的細粉、流經錐體的外層旋流在錐體底部向上反轉時產生的渦流和錐體部分切向速度增大產生的湍流。二次揚灰現象在旋風除塵器的圓筒體和圓錐體都存在,但是錐體部分的二次揚灰最嚴重,引起的粉塵夾帶量占從排氣管帶出粉塵總量的絕大部分。錐體底部是細粉的富集區,同時也是渦流和湍流運動的多發區,加上錐體底部的空間限制,此區域就必然成為二次揚灰嚴重的區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二次揚灰現象的旋風除塵器,能夠減少現有旋風除塵器錐體底部二次揚風的排放量,使得排出氣體更加潔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減少二次揚灰現象的旋風除塵器,包括:進氣管、排氣管、圓柱形旋風器和圓錐形集灰器,所述進氣管和排氣管分別設在旋風器的一側和頂端,所述集灰器設于圓柱形旋風器下端,在所述圓錐體集灰器下面增設一小圓柱體,并且在小圓柱體內部設有一小圓錐體。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小圓錐體的口徑上大下小且上端口徑小于圓柱體口徑,所述小圓錐體和小圓柱體之間形成環形縫隙。????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小圓錐體和小圓柱體的高度一樣,占上端圓錐形集灰器高度的1/4~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傳統旋風除塵器的結構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得大部分粉塵落入到環形縫隙中排出,另一小部分粉塵從小椎體排出,從而形成了雙排灰結構,減少了錐體底部進入到渦流和湍流中的粉塵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因二次揚灰帶走的粉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減少二次揚灰現象的旋風除塵器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對旋風除塵器改進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排氣管,2、進氣管,3、圓柱形旋風器,4、圓錐形集灰器,5、小圓柱體,6、小圓錐體,7、環形縫隙,I、改進部分,8、上旋氣流,9、下旋氣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進氣管2、排氣管1、圓柱形旋風器3、圓錐形集灰器4和改進部分I,進氣管2和排氣管1分別設在旋風器3的一側和頂端,集灰器4設于圓柱形旋風器3下端,改進部分I包括:小圓柱體5和小圓錐體6,小圓柱體5位于圓錐形集灰器4底端,并且在小圓柱體5內部設有一小圓錐體6。
進一步,小圓錐體6的口徑上大下小且上端口徑小于圓柱體5口徑,小圓錐體6和小圓柱體5之間形成環形縫隙7,使得大部分粉塵從縫隙7中排出。
進一步,小圓錐體6和小圓柱體5的高度一樣,占上端圓錐形集灰器4高度的1/4~1/3,有利于灰塵的沉積。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含塵氣體從進風管2經旋轉器3后到達集灰器4底部時,大部分粉塵由環形縫隙7中排出,而且大部分下旋氣流9進入到小圓椎體6內,旋轉到小圓錐體6內的氣流會形成折返向上的上旋氣流8,從排氣管1排出。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在集灰器底部增設一小圓錐體6和一小圓柱體5,其中將小圓錐體6的上端口徑設置成小于圓柱體5的口徑,使得兩者之間形成環形縫隙7,從而大部分粉塵先從環形縫隙7中排出,提高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達到更好的環保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豐亮,未經郭豐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87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臺衡重式擋土墻
- 下一篇:一種湖面雕塑水下基座施工及安全吊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