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6720.2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5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國朱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國朱 |
| 主分類號: | A01G33/00 | 分類號: | 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藻 養殖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藻養殖,尤其涉及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在海水中養殖龍須菜、海帶等水藻過程中,養殖苗的固定方法通常先將養殖苗固定在苗繩上,再將苗繩兩端與浮埂上的吊繩固定。以上的養殖苗固定方式中,養殖前需將苗繩兩端與吊繩固定(打死結),勞動強度大;而且在收獲時,需將苗繩兩端與吊繩割開,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極其耗時,浪費材料。?目前也有在浮埂的吊繩上固定一個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如圖1所示,其為仿棒錘形環狀,錘柄端02形成卡縫03,養殖時,將苗繩兩端打結卡置在錘柄端的卡縫03中,再將連接裝置的錘頭端01與浮埂的吊繩固定。這種養殖苗的固定方式,比傳統的固定方式操作更加省時、省力,但這種固定方式也存在缺點。當漲潮時,海水波動較大,連接裝置的錘頭端01與浮埂的吊繩易發生滑動,吊繩易擠開錘柄端02的卡縫03,使苗繩兩端的繩結易從卡縫03中滑出,從而使養殖苗從浮埂上脫落,造成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藻養殖中苗繩固定牢固,且操作方便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其為仿棒錘形環狀,所述仿棒錘形環狀的錘頭端設有一閉合的固定孔,錘柄部形成卡縫,卡縫末端擴張呈弧形,弧形半徑大于卡縫寬度,所述固定孔固定水藻養殖吊繩,卡縫末端弧形卡置水藻養殖苗繩。?
本實用新型的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可用于對龍須菜、海帶等水藻進行養殖,雙孔連接裝置錘頭端的固定孔與浮埂的吊繩連接牢固,錘柄部的卡縫末端弧形可牢固卡置苗繩兩端的繩結,這樣養殖苗固定牢固,操作省時省力;當收獲時,成熟的龍須菜、海帶等可方便地取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現有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其為仿棒錘形環狀,所述仿棒錘形環狀的錘頭端1設有一閉合的固定孔4,錘柄部2形成卡縫3,卡縫3末端擴張呈弧形5,弧形5半徑大于卡縫3寬度,所述固定孔4固定水藻養殖吊繩,卡縫末端弧形5固定水藻養殖苗繩。?
采用以上的水藻養殖的雙孔連接裝置進行養殖龍須菜、海帶等時,雙孔連接裝置中錘頭端1的固定孔4固定浮埂中的吊繩,這樣即使海水波動很大,浮埂的吊繩可牢固地固定在雙孔連接裝置的固定孔4中,不會發生移位等。同時,將苗繩兩端分別打結,苗繩兩端的打結分別卡入兩個雙孔連接裝置的卡縫末端弧形5中,這樣一根苗繩采用兩個雙孔連接裝置與浮埂連接固定。因苗繩兩端的打結分別在不同的卡縫末端弧形5中體積膨脹,不易從卡縫3滑出,從而可將苗繩及養殖苗牢固地與浮埂固定。當收獲時,可用力將苗繩兩端分別從卡縫末端弧形5通過卡縫3拉到錘頭端1,從而可方便地將成熟的龍須菜、海帶等從雙孔連接裝置中取出,操作方便,省時省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國朱,未經林國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67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控高速鏡面加工裝置主軸系統
- 下一篇:發泡工序自動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