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漏泄電纜縱包型腔成型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6098.5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34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保安;喬恩;趙龍;范先念;黃思春;曾祥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菱無線通信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1/00 | 分類號: | H01P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譚新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漏泄 電纜 縱包型腔 成型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電纜制造業的一種模具,具體是指漏泄電纜縱包型腔成型平臺。
背景技術
漏泄電纜是漏泄同軸電纜(Leaky?Coaxial?Cable)的簡稱,由內導體、絕緣介質、開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導體和護套四部分組成。射頻信號在漏泄電纜內部傳輸的過程中,一部分射頻信號通過外導體孔隙耦合到外部空間;外部空間的射頻信號也可以通過外導體孔隙耦合到電纜內部。因而,漏泄電纜兼具射頻信號傳輸線和收發天線之雙重功能。一般應用于通信天線難以發揮作用的特定空間,特別是移動通信系統分離天線提供足夠場強覆蓋的特定空間。
近年來,隨著城市地鐵、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迅速發展,漏泄電纜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需求量與日俱增。目前雖然不同廠家生產的漏泄電纜各有特色,但基本原理和采用的技術手段大致相同。目前的工藝模具采用長方形鐵皮卷筒方式成型,銅帶經過卷筒縫隙出來,由于缺乏有效的定位,銅帶在卷筒中處于自由狀態,容易左右搖擺導致翻邊及位置變化;由于銅帶開槽,開槽處容易刮到模具,輕者導致槽孔變形,重者導致銅帶拉斷。目前的漏泄電纜中,由于外導體銅帶上開有周期性的槽孔,其槽孔處的物理強度低于其它部位,因此,在縱包成型過程中,極易受到彎曲、擠壓、擦刮等因素而導致槽孔變形、銅帶拉斷影響產品性能。由于模具及生產工藝的原因,還經常出現外導體銅帶跑偏引起的護套標志線(護套表面用于標識周期性槽孔方位的一根或兩根連續凸起的筋)與槽孔中心線位置不正確現象影響產品安裝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漏泄電纜縱包型腔成型平臺,解決目前漏泄電纜縱包成型過程中出現的槽孔變形、銅帶拉斷、護套標志線與槽孔中心線位置不正確等現象,提高漏泄電纜護套外觀質量,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均一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漏泄電纜縱包型腔成型平臺,包括縱包平臺,在所述縱包平臺上依次安裝有同軸的第一縱包成型模、第二縱包成型模、縱包成型錐形筒、搭接模、第一定徑模、以及第二定徑模,所述第一縱包成型模和第二縱包成型模的模腔連接成整體成流線形的模腔,在所述縱包平臺上安裝有芯軸支架,在芯軸支架上安裝有芯軸,所述芯軸位于流線形的模腔內,芯軸與第一縱包成型模、第二縱包成型模配合構成縱包型腔。縱包平臺為基準工作平臺,其表面為平面,在縱包平臺上依次安裝第一縱包成型模、第二縱包成型模、縱包成型錐形筒、搭接模、第一定徑模、以及第二定徑模,第一縱包成型模和第二縱包成型模配合構成內部流線形的模腔,在該模腔內固定一個芯軸,芯軸通過芯軸支架固定在縱包平臺上,由芯軸和模腔之間的間隙空間作為銅帶的運動成型空間,銅帶經過模腔后,銅帶和纜芯同時進入縱包成型錐形筒,然后經過搭接模、第一定徑模、以及第二定徑模,出來后銅帶即縱包在纜芯上形成漏泄電纜外導體,再同步擠上護套就形成漏泄電纜,相對于目前的工藝模具,本實用新型加工后的漏泄電纜,由于銅帶在成型過程中不會發生左右擺動,完全解決了銅帶的槽孔變形、銅帶拉斷及位置變化的問題,使得產品質量提高,達到了較高的均一性。
所述芯軸由錐形板和錐形體連接而成,錐形體的軸線上設置有通孔,該通孔在錐形板上延伸形成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內層送料槽。進一步講,其中的芯軸為整體部件,由兩部分構成,一部份為錐形板,另一部份為錐形體,錐形板和錐形體連接成為整體,在錐形體的軸線上設置有通孔,該通孔用于輸送纜芯,該通孔延伸后在錐形板上形成內層送料槽。
所述搭接模內部橫截面成螺旋線排布,其起始直徑與終止直徑之間的夾角為α,且α介于390°至440°之間,其中大于360°的搭接模內側壁部分形成舌苔。進一步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重要的發明之處,采用在縱包成型錐形筒和第一定徑模之間安裝搭接模的方式,有效解決了銅帶在縱包過程中的翻帶情況,具體地將,搭接模整體呈圓筒狀,在其直徑方向的橫截面上,內壁呈螺旋線分布,其圈數大于1但小于2,即其內側壁位于螺旋線之間的部分形成凸出的舌苔,其作用是將銅帶的兩邊分別位于舌苔兩側,如此,螺旋線的起始半徑繞圓心旋轉α后到達終止直徑,α介于390°至440°之間,由于舌苔的存在,使得銅帶的兩個側邊始終處于相同的位置,避免了交叉翻折的情況,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
所述的縱包成型錐形筒通過錐形筒支架固定安裝在縱包平臺上。
所述搭接模、第一定徑模、以及第二定徑模分別通過搭接支架、第一定徑模支架、以及第二定徑模支架固定安裝在縱包平臺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菱無線通信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中菱無線通信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60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天線電纜固定裝置
- 下一篇:雙列式鉛包銅板柵蓄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