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以AIS為基礎的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3176.6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5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季本山;張玲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3/00 | 分類號: | G08G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2601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is 基礎 近海 水上 智能 交通管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聯網技術中的水上交通管理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以AIS為基礎的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根據《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修正案的要求,國際海事組織(IMO)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全面實施已近十年了,對于遠洋運輸船舶而言,船舶都配備了衛星通信包括INMARSAT-B、INMARSAT-C、INMARSAT-F船站和地面通信包括中高頻、甚高頻等設備,建立了高效、可靠的海上通信網,為執行遠洋搜救任務、保障海上人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滿足海上安全運輸生產發展提供了保障。在我國的具有較長的海岸線,又有長江等內河運輸網,擁有大量的小噸位近海運輸船舶,這些只配備了甚高頻VHF通信設備的沿海運輸船舶在國內經濟貿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近海運輸船舶科學的、智能化管理,保證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提高經濟效益是研究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系統的目的。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交通系統,形成智能交通系統即ITS,實現對交通的實時控制與指揮管理,交通信息采集是ITS關鍵子系統,也是發展ITS的基礎。
國際航行船舶采用雷達對海上的目標進行測定與跟蹤,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雷達不能識別目標船舶的船名、呼號、船舶大小、吃水及操縱意圖等信息,并且雷達的工作性能受到氣象、海況及周圍地形的影響。為了解決船舶跟蹤與識別問題,國際航標協會及西北歐的有關國家率先進行了船載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簡稱AIS)研究與開發,最終得到國際海事組織(IMO)采納與推行。
AIS采用甚高頻(VHF)無線電通信技術,系統包括船載AIS發射機(高功率為25W,低功率為2W)和岸基AIS電臺,VHF的傳輸特性決定了AIS系統的作用范圍在25n?mile(海里),沿海各國政府都相繼建立了岸基臺,確保AIS系統的正常運行。
船載AIS發送的數據有三種不同類型:(1)靜態或固定信息,此類信息在設備安裝時被輸入到AIS,如海上移動業務識別(MMSI)、呼號與船名、船舶類型、IOM編號等信息;(2)動態信息,此類信息除“航行狀態”信息外,其余者是通過連接AIS的船舶傳感器提供與更新,如船舶對地航向、位置(經緯度)、船首向、對地航速、航行狀態等;(3)與航次有關的信息,此類信息是在航行中通過手動錄入與更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以AIS為基礎的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提高水上交通管制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以AIS為基礎的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包括船載自動識別系統、岸基數據采集站和系統服務器,所述船載自動識別系統與沿海岸線設置的岸基數據采集站之間建立無線通信鏈接;所述岸基數據采集站通過互聯網與所述系統服務器實現數據通信。
所述岸基數據采集站包括岸基自動識別系統、地理數據信號發生器和數據處理服務器;所述岸基自動識別系統分別與所述地理數據信號發生器和數據處理服務器相連。
所述數據處理服務器的采集電路包括依次相連的服務器接口電路、RS422/232轉換電路和AIS輸出接口電路。
所述數據處理服務器還與甚高頻數字呼叫設備相連。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1、本發明硬件資源投入少。AIS已投入使用多年,沿海岸的AIS基站已完全形成網絡,在此基礎上建立物聯網投入少。
2、不占IP地址資源。IMO給每一艘遠洋運輸船舶賦予一個海上移動業務識別碼(MMSI),使每一艘船舶與MMSI唯一對應,這樣用AIS作為物聯網的數據采集傳感器,就不需要給每一艘船舶再設一IP地址,節省了IP資源。
3、穩定、可靠。自2004年7月AIS在300總噸以上船舶配置使用以來,AIS穩定可靠的工作為船舶航行安全、提高交通管制效率作出了貢獻。因此用AIS作為物聯網的數據采集傳感器,充分利用了AIS的信息資源,為整個系統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近海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岸基數據采集站組成框圖;
圖3是數據處理服務器的采集電路原理圖;
圖4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部分工作流程圖;
圖4B是本實用新型第二部分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31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