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3129.1 | 申請日: | 2012-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80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廖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瑞科漢斯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38/32 | 分類號: | H01F38/32;H01F38/30;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剩余 電流 漏電 互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火災監控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
背景技術
電能作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危害,由于人們忽視安全用電,加之電氣火災的突發性和隱蔽性,所造成損失十分巨大,多年來由電氣原因引發的火災在我國各類火災中一直高居首位。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電網進行了兩網改造,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作為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終端,它是直接作用于報警節點的環節。
現有技術中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中設置有多個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在出現火災狀況時,工作人員需要逐個排查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位置,以確定報警節點部位,耗時耗力,拖延了排除險情的時間,容易使用戶造成較大損失。并且目前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漏電閥值均為固定值,不能進行調整,限制了其應用空間。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以提高確定報警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位置的準確性,拓展其應用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其包括殼體,其中,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用于標記所述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序號的地址編碼單元、用于設定漏電閥值的漏電量選擇單元、漏電連接插頭與脫口輸出單元,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微處理器,所述地址編碼單元、所述漏電量選擇單元、所述漏電連接插頭、所述脫口輸出單元均與所述微處理器通信連接。
所述的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其中,所述脫口輸出單元與外界脫口節點的接線端為4芯或2芯插接式端子。
所述的剩余電量漏電互感器,其中,所述殼體為O型、H型或開口式。
所述的剩余電量漏電互感器,其中,所述微處理器設置有用于監測電流的檢測單元,所述檢測單元與漏電連接插頭通信連接。
所述的剩余電量漏電互感器,其中,上述殼體包括底座與上殼,所述上殼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地址編碼單元、所述漏電量選擇單元、所述漏電連接插頭、所述脫口輸出單元與所述微處理器均設置在底座內,所述上殼內設置有電磁圈,所述電磁圈與所述微處理器電路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在殼體上設置地址編碼單元,與具體位置一一對應,當出現火災狀況時,工作人員可以立即確定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位置,快速確定報警節點部位,提高了確定報警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位置的準確性,使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處理閑情,避免了火災等災情的出現,并且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改變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編號以及報警閥值參數等數據,拓展了其應用空間,可以將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變換使用,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如圖1與圖2所示的,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制成,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并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用于標記所述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序號的地址編碼單元101、用于設定漏電閥值的漏電量選擇單元102、漏電連接插頭103與脫口輸出單元104,可以根據需要合理設置所述地址編碼單元101、所述漏電量選擇單元102、所述漏電連接插頭103與所述脫口輸出單元104的布局。例如圖1所示的,所述地址編碼單元101位于殼體上部,所述漏電量選擇單元102位于所述地址編碼單元101下方,所述脫口輸出單元104位于所述漏電選擇單元102右側,所述漏電連接插頭103位于所述脫口輸出單元104與所述漏電選擇單元102之間,方便了工作人員操作。
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的微處理器,所述地址編碼單元101、所述漏電量選擇單元102、所述漏電連接插頭103、所述脫口輸出單元104均與所述微處理器通信連接,所述微處理器可以采用微型CPU等技術手段,提高了剩余電流漏電互感器運行的穩定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脫口輸出單元104與外界脫口節點的接線端為4芯或2芯插接式端子,使本實用新型安裝更便捷,可以帶電安裝,不影響工作區域內用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瑞科漢斯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瑞科漢斯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31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漁船耗油智能檢測裝置
- 下一篇:點火線圈絕緣分隔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