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43030.1 | 申請日: | 2012-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48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帆;查廣平;郭增民;徐建蓉;張自偉;張超;王向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輻流式 密閉 循環 油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田采出水處理中的儲液罐,是一種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
背景技術
油田采出水處理過程中,無論采用沉降工藝、氣浮工藝、微生物處理工藝,除油罐均會作為前期處理工藝,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處理工藝的復雜程度和出水水質。除油罐主要利用油水密度差除油,其去除效率與油珠的密度、分布特性和沉降時間有關。在一定的沉降時間后,即使延長沉降時間,處理效率也無明顯的上升。
目前,溶氣氣浮工藝多用于含油污水處理領域,利用水在不同壓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對全部或部分待處理(或處理后)的水進行加壓并加氣,增加水的空氣溶解量,然后在常壓情況下釋放,空氣析出形成小氣泡,粘附在雜質絮粒和油珠上,造成絮粒、油珠整體密度小于水而上升,從而使固液分離。氣浮工藝處理效率較高,但對于油田采出水處理,尤其高礦化度采出水,采用空氣氣浮工藝,會使水中的溶解氧升高,加劇污水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作用,另外傳統氣浮方法會將采出水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如H2S等)帶出,造成環境污染和對操作人員的危害。以上原因限制了氣浮工藝在油田采出水處理領域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在除油工藝上引入溶氣氣浮工藝,提高除油罐除油效率,氣源在除油罐內部實現密閉循環。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包括圓柱體形罐體,罐體采用密閉結構頂部設置呼吸閥,其特征在于:罐體直徑與高度比為1:1~1.2,罐體的容積應保證污水有效停留時間2~3h,罐體的中心處有中心筒,中心筒直徑為1.2~2.0m之間,中心筒頂部低于罐壁最高點2.0~2.5m。中心筒由隔板分為上腔和下腔,上腔為配水腔。配水腔頂部為喇叭形。配水腔頂部設有環形配水孔,環形配水孔開孔面積1.2~3m2。配水腔腔體內設有進水喇叭口和環形溶氣釋放管,進水喇叭口連接有進水管,進水管穿過中心筒壁和罐體壁;環形溶氣釋放管連接氣液多相泵出液管,氣液多相泵出液管穿過中心筒壁和罐體壁;
中心筒下腔為集水腔,集水腔頂部外壁有集水孔,集水孔沿下腔體四周均布,集水孔總面積在0.2~0.8m2之間。在集水孔的上部并在集水腔外壁上設有傘形集水擋板,傘形集水擋板與集水腔外壁之間的夾角為45°。集水腔下底為圓錐面形,在集水腔下底上部設有集水腔排污管,集水腔排污管穿過中心筒壁和罐體壁;集水腔內有兩條管線,兩條管線穿過中心筒壁和罐體壁,其中一條管線連通溢流管并通過溢流管與出水管相連通,溢流管頂部連通空氣連通管,空氣連通管與罐體頂部相通。另一條管線連通氣液多相泵進液管;
罐體上端有收油槽,收油槽與收油管相通,收油管穿出罐體;
在罐體外有一臺氣液多相泵,氣液多相泵出口連接出液管,出液管出口管線上設置壓力表;出液管另一端與環形溶氣釋放管相連,氣液多相泵進液管的進口端與集水腔連通,氣液多相泵進液管從集水腔吸水;氣液多相泵進液管上設置流量計和真空壓力表;氣液多相泵進氣管與罐體頂部連通,氣液多相泵進氣管設有空氣流量計。氣液多相泵進氣管另一端與氣液多相泵進液管連通;
罐體底部設有環形排泥槽,環形排泥槽的橫截面為V字形。環形集泥槽上設有環形穿孔集泥管,環形穿孔集泥管與罐體外的排泥管相連。
簡述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的工作原理。氣浮除油罐內設中心筒,中心筒分為兩個腔室,上部為配水腔,內設原水進水喇叭口和溶氣釋放管,溶氣水和原水充分混合后,從配水腔頂部的環形配水孔流出,由罐中心向罐周均勻布水。油珠、懸浮絮體與微氣泡粘附逐步上浮到液面形成浮渣,浮渣在配水水流的推動下向罐周運動,由設置在罐周的環形收油槽收集外排。去除浮渣后液體再由罐周向中心流動,流動過程中水中的雜質可進一步沉淀去除,最后凈化水由集水腔收集流出罐外。集水腔頂部采用傘形集水擋板,能局部改變水流方向,避免懸浮物被水流攜帶進入集水腔,集水擋板后設集水孔,沿腔體均布。集水腔出水采用溢流出水,保證除油罐液位固定。氣液多相泵設在除油罐外面,從集水腔吸液,從除油罐頂部吸氣,出口與配水腔內的溶氣釋放管相連,取氣、溶氣釋放全部在除油罐內完成,不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除油罐底部采用環形排泥槽和環形穿孔集泥管重力排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輻流式密閉循環氣浮除油罐,將氣浮工藝和除油沉降工藝集于一體,能有效提高除油效率,氣浮氣體實現罐內循環使用,不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也不會向罐外釋放出有毒有害氣體。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430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化預處理型膜生物反應污水處理裝置
- 下一篇:旋挖鉆機的吊錨架的安裝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