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重卡車身翻轉機構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9831.0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36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鴻;于洪濤;王瑞;金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金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63 | 分類號: | B62D33/06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5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卡車 翻轉 機構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型卡車零部件,具體是涉及一種重卡車身翻轉機構總成。
背景技術
車身翻轉機構總成廣泛應用于重型卡車上,可以實現車架與駕駛室的連接,能夠實現重型卡車駕駛室向前翻轉,便于發動機等部件的維修。
現有的車身翻轉機構總成主要不足之處在于自重較重且翻轉不靈活,潤滑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具有自潤滑特性的車身翻轉機構總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重卡車身翻轉機構總成,包括前懸置橫梁、左支座、右支座、左擺臂和右擺臂,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別與前懸置橫梁的兩端連接,還包括自潤滑襯套、左焊接支架總成和右焊接支架總成;自潤滑襯套分別壓裝在左支座與右支座內,左支座與右支座通過自潤滑襯套與前懸置橫梁的兩端連接;自潤滑襯套為聚四氟乙烯-青銅-鋼背三層復合自潤滑板材卷制而成;左擺臂和右擺臂分別與前懸置橫梁的兩端固定連接;前懸置橫梁為空心管;左焊接支架總成與左擺臂固定連接,右焊接支架總成與右擺臂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前懸置橫梁為∮40*7的空心管。
作為優選,左焊接支架總成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緊固在左擺臂上;右焊接支架總成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緊固在右擺臂上。
作為優選,左擺臂和右擺臂分別與前懸置橫梁的兩端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前懸置橫梁與左右支座的連接采用自潤滑襯套,自潤滑襯套材料為聚四氟乙烯-青銅-鋼背三層復合自潤滑板材卷制,結合了銅合金的耐磨性及固體潤滑劑的自潤滑性能,使其在使用過程中無需潤滑維護。
前懸置橫梁采用空心管,相對于實心管,自重更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重卡駕駛室翻轉機構總成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端局部放大圖。
圖中,1-左焊接支架總成,2-左擺臂,3-外墊圈,4-左支座,5-自潤滑襯套,6-內襯套,7-前懸置橫梁,8-右支座,9-右焊接支架總成,10-鋁墊片,11-橡膠襯套,12-右擺臂。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一種駕駛室翻轉機構總成,自潤滑襯套5分別壓入左支座4、右支座8內,將內墊圈6套在前懸置橫梁7兩端,再將壓入自潤滑襯套5的左支座4與右支座8套在前懸置橫梁7兩端,在左、右支座外端套上外墊圈3。
在圖2中,將橡膠襯套11壓入擺臂12內,在橡膠襯套11外端套上鋁墊片10,將左焊接支架總成1、右焊接支架總成9通過螺釘連接方式分別安裝在左擺臂2及右擺臂12上。在焊接工裝上,將左擺臂2、右擺臂12與前懸置橫梁7兩邊的外端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金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金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98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折疊式自行車架及其連接機構
 - 下一篇:吸力式保險欄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