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7851.4 | 申請日: | 201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86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伊;張震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伊;張震霖 | 
| 主分類號: | C01B25/45 | 分類號: | C01B25/45;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40 廣東省廣州市天***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納米 磷酸 亞鐵 前驅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反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涉及一種適合鋰源(固體)、碳源(固體)、鐵源(固體)、磷源(固體)進行液相反應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鋰源、碳源、鐵源、磷源進行聚合反應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過程,是一個具有原材料分段溶解和不斷聚合同時進行的多重反應過程,為了獲得適當的前驅體,工藝要求調控反應速度。在合適的條件下,聚合反應速度較快,整個過程的速率由原材料溶解速度所控制。因此,一方面需要強化攪拌強度,減少原材料分段溶解時間,使不同原材料以分子(或離子)水平快速分散在液相中,以利于不同原材料分子間的反應。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時間段要減小溶解速度,來降低反應速度。為此,需在可控制攪拌強度條件下,調控聚合形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速度。通常攪拌搪瓷反應釜采用固定的定速攪拌方式,攪拌強度恒定,要么攪拌過快,要么攪拌過慢,遠遠不能滿足上述工藝要求不斷變化攪拌強度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反應釜攪拌速度不可調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由攪拌器、釜罐體和夾套構成;攪拌器由攪拌電機、攪拌軸和攪拌槳構成,攪拌軸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攪拌電機和攪拌槳;
攪拌電機位于釜罐體的外部正上方;攪拌軸伸進釜罐體內,并安裝在釜罐體內的中軸位置;
釜罐體上端與攪拌軸連接的位置設有機械密封;
釜罐體是容器件,其長徑比大于1,攪拌與合成反應均在釜罐體內進行;釜罐體的底部正中設有凸出于底部的出料口,用于合格的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物料的出料;夾套圍繞在釜罐體的中下部和底部;
所述的釜罐體頂端設有進料口,以便分段投放不同的原材料;
所述的釜罐體頂端還設有變頻調節器支架,變頻調節器支架上安裝變頻調節器,變頻調節器通過線路與攪拌電機連接,控制攪拌電機的轉速,以適應不同的原材料溶解和聚合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要求;
所述的釜罐體內壁、攪拌槳及攪拌軸在釜罐體內的部分均涂有隔離涂層,隔離鐵離子對前驅體聚合反應的干擾;
所述的隔離涂層優選搪玻璃隔離層;
所述的夾套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可通入熱水或冷水幫助釜內原料溶解,還可以為前驅體聚合反應升溫或降溫。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可工業化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
2、通過變頻調節器控制攪拌電機轉速,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反應釜中的攪拌強度,滿足不同原材料溶解反應和磷酸亞鐵鋰前驅體聚合反應的需要。
3、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的釜罐體內壁、攪拌軸和攪拌槳襯有隔離涂層,隔離鐵離子對前驅體聚合反應的干擾,保證前驅體產品質量。
4、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的釜罐體外有設置夾套,通過熱水或冷水調節釜體內溫度,保證原材料的溶解、反應和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聚合反應。
5、本反應釜結構簡單、操作和控制很容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攪拌電機,2-變頻調節器,3-變頻調節器支架,4-機械密封,5-釜罐體,6-攪拌軸,7-攪拌槳,8-夾套,9-進料口,10-出料口,11-進水口,12-出水口,13-搪玻璃隔離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一種合成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的反應釜,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攪拌器、釜罐體5和夾套8構成;攪拌器由攪拌電機1、攪拌軸6和攪拌槳7構成,攪拌軸6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攪拌電機1和攪拌槳7;攪拌電機1位于釜罐體5的外部正上方;攪拌軸6伸進釜罐體5內,并安裝在釜罐體5內的中軸位置;
釜罐體5上端與攪拌軸6連接的位置設有機械密封4;
釜罐體5是容器件,其長徑比大于1,攪拌與合成反應均在釜罐體5內進行;釜罐體5的底部正中設有凸出于底部的出料口10,用于合格的納米級磷酸亞鐵鋰前驅體物料的出料;夾套8圍繞在釜罐體5的中下部和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伊;張震霖,未經張伊;張震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78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