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節能式電飯鍋的溫控器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6805.2 | 申請日: | 201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3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志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志雄 |
| 主分類號: | A47J36/24 | 分類號: | A47J36/24;A47J27/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盧志文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電飯鍋 溫控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飯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節能式電飯鍋的溫控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電飯鍋領域,其使用的溫控器,一般通過導熱粘合劑粘固在內膽的外底面,這種溫控器的固定安裝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鑒于溫控器系直接粘固在內膽的外底面,電飯鍋長期使用,導熱粘合劑長期經歷熱脹冷縮變化,容易造成導熱粘合劑粘結能力減弱,溫控器與內膽外底面接觸不良,造成溫控監測不準確,甚至因溫控器脫落,電飯鍋無法使用的不足;再有,導熱粘合劑雖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但它始終具有一定的阻熱性(相當于中間隔層),因此,溫控器無法直接監測內膽外底面的溫度,其溫控始終存在一定差異、甚至延后,造成電能損耗;而且,導熱粘合劑長期被加熱,容易影響導熱粘合劑的導熱性能,造成溫控器監測內膽溫度不準確;(2)鑒于導熱粘合劑的干固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必須等導熱粘合劑完全干固后,使溫控器完全固定,才能繼續進行下一工序,這嚴重影響其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裝簡易、生產效率高,溫控器始終能保持與內膽外底面接觸,其溫控監測更準確的節能式電飯鍋溫控器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節能式電飯鍋的溫控器安裝結構,包括外鍋和內膽,內膽置于外鍋內,其特征是,還包括有溫控器及其彈性件,所述外鍋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定位座,定位座上連接有彈性件,溫控器置于彈性件上,且溫控器的感溫面與內膽的外底面彈性接觸;這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鑒于溫控器直接與內膽外底面接觸,其中間沒有導熱粘合劑這一隔層(阻熱),因此,溫控器的溫控更準確,而且,溫控器與內膽外底面的彈性接觸,溫控器不會因震動而造成與內膽外底面接觸不良的現象發生,如:這種溫控器的安裝結構應用在車載電飯鍋,即使在汽車在行駛時,遇到強烈震動,溫控器仍能準確溫控使用;再有,由于這款電飯鍋,避免使用導熱粘合劑,因此,無需擔心粘合劑因長期使用,而造成粘結性能下降,溫控器容易松脫甚至脫落之不足;更有的是,溫控器的安裝固定,系采用定位座、豎直導向板和彈簧等配件的安裝配合,其操作簡易、快捷,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可滿足大批量生產要求,避免因使用導熱粘合劑,需要等待粘合劑干固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造成生產效率低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更具體的一種方案,所述溫控器頂面為感溫面,溫控器頂面與內膽的外底面相接觸,這種溫控器頂面與內膽底面的配合,使它們之間構成上、下彈性連接關系,其結構更合理,安裝更簡易,而且配合汽車行駛時的上下震動,使它們之間始終保持接觸狀態。
所述彈性件包括彈簧和端帽,彈簧下端連接定位座,上端套置有所述端帽,端帽與溫控器底部相抵,以使溫控器受彈簧力作用更均勻,從而提高溫控器與內膽底部的接觸更好。
所述外鍋包括鍋身及其鍋底,鍋底上設置有向上突起的柱形定位座,彈簧下端套置在定位座外壁,因此,彈簧的安裝簡易,而且這種彈簧下端套置在柱形定位座上的方式,彈簧不易脫離。
所述定位座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向上延伸的豎直導向板,彈簧和端帽均設置在兩側的豎直導向板之間,溫控器底部與兩側豎直導向板的頂端相抵,這種豎直導向板的作用,既有利于彈簧(彈性)伸展的導向作用,又保證彈簧和端帽不易因劇烈震動,而造成移位甚至脫落。
所述內膽的外底面與外鍋的內腔底部之間分別設置有左右各一個溫控器、及其對應的彈性件、定位座和兩側的豎直導向板,以使電飯鍋的功能更多元化,見下述有益效果第三點。
所述內膽的上部開口設置有外翻邊,內膽的外翻邊與外鍋頂面之間設置有防水膠圈,且所述外鍋通過加壓方式使外鍋、內膽和防水膠圈三者固定在一起,以防止液體從內膽邊緣進入鍋體內,而且,這種內膽與外鍋壓固在一起的方式,可避免因震動,而造成產品結構松散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溫控器安裝結構,由于溫控器系通過彈性件安裝在內膽底部,并且保持與內膽的外底面彈性接觸,克服因使用導熱粘合劑,而造成溫控器容易松脫甚至脫落之不足,使溫控器直接地、準確地監測內膽外底面的溫度;再有,鑒于溫控器直接與內膽的外底面彈性接觸,它們之間無需設置中間隔層,因此,避免因導熱粘合劑作為中間隔層的隔熱性,而造成溫控監測存在誤差、甚至延后,從而損耗電能的不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志雄,未經何志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68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稻谷增產浸泡劑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智能消毒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