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載激光平視顯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6566.0 | 申請日: | 201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74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余少波;劉旭明;陳濤;代剛;張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雙信電子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1/02 | 分類號: | B60R11/02;B60R16/02;G03B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實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激光 平視 顯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系統,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車載激光平視顯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汽車工業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汽車儀表系統向著集成化、智能化、全圖形化車載信息系統平臺的方向發展,其巨大優勢決定了未來的車載信息系統平臺將全面超越傳統汽車儀表的現有功能,成為發展的主流,而信息顯示技術是其中的關鍵技術,其發展方向就是車載平視顯示系統。
目前,已有的車載平視顯示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采用數碼管的方式,通過將信息發射到擋風玻璃的方式來進行顯示,然而這種顯示方式顯示的內容非常有限,沒有辦法擴展需要顯示的信息,也無法顯示圖形信息,因此,無法用于導航信息的顯示。
采用投影的方式,通過將信息投影到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來進行顯示,然而這種顯示系統由于采用LCD投影顯示方式,在亮度等方面還不如人意,并且在這些顯示系統中,還沒有包含立體導航等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載激光平視顯示系統,通過使用激光顯示技術,擴展了顯示內容,實現了3D導航,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從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車載平視顯示系統顯示內容有限,不能提供立體導航信息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車載激光平視顯示系統,包括激光投影組件,與激光投影組件集成在一起的控制系統,以及與控制系統相連的圖像顯示處理器。
具體地說,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視頻處理器,與視頻處理器集成在一起的幀緩沖存儲器及控制器,以及均與視頻處理器相連的激光驅動器和MEMS驅動器。
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激光驅動器相連的對接收到的光進行處理的光束處理器,與光束處理器相連的MEMS部件,該MEMS部件還與MEMS驅動器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內容較多,可以提供3D導航的車載平視顯示系統,該顯示系統的圖形信息直接顯示在擋風玻璃上,司機不需要低頭察看儀表便可得到需要獲取的信息,可以把讀表時間縮減到大約1秒,大大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采用激光投影組件產生投影激光束,該組件通過激光掃描的方式形成需要的圖像,因此不需要安裝鏡頭,而且是自動對焦,如此減小了設備體積,且減少了操作步驟;
(3)本實用新型中,組成激光投影組件控制系統的集成電路通過RGB接口或MIPI-DSI接口對外連接,該接口可滿足高分辨率顯示,降低了顯示器接口的需求標準,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展性;
(4)本實用新型中,激光投影組件控制系統通過接口與通用處理器相連,該通用處理器支持功能強大的圖形處理器和圖像處理技術,能充分滿足人們對車載信息顯示和立體導航信息顯示的處理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系統的系統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車載激光平視顯示系統,包括激光投影組件,與激光投影組件集成在一起的控制系統,二者構成了激光掃描引擎子系統,還包括通過控制系統控制圖像顯示的圖像顯示處理器,該圖像顯示處理器與掃描引擎子系統相連。
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視頻處理器,與視頻處理器集成在一起的幀緩沖存儲器及控制器,以及均與視頻處理器相連的激光驅動器和MEMS驅動器;還包括與激光驅動器相連的對接收到的光進行處理的光束處理器,與光束處理器相連的MEMS部件,該MEMS部件還與MEMS驅動器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激光投影組件發出投影激光束,掃描路況形成需要的圖像,圖像顯示處理器通過與激光投影組件集成在一起的激光投影組件控制系統控制形成相應的圖像,激光投影組件控制系統中,MEMS驅動器驅動視頻處理器采用閉環的方式驅動掃描器進行激光束掃描,光束處理器可以接收三原色的輸入,并將接收到的光進行整形、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雙信電子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雙信電子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65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