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力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5855.9 | 申請日: | 201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00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彥 |
| 主分類號: | B63H16/18 | 分類號: | B63H16/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 地址: | 056002 河北省邯***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力船 | ||
1.一種雙力船,它包括船體(1)、螺旋槳(11)、轉向舵(12)和后踏板驅動系統(2),所述螺旋槳(11)安裝在船體(1)的尾部或兩側,所述轉向舵(12)安裝在船體(1)尾部,所述后踏板驅動系統(2)安裝在船體(1)內,且后踏板驅動系統(2)驅動螺旋槳(1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后助力系統(3),所述后助力系統(3)為手驅動曲柄連桿式結構,其安裝在后踏板驅動系統(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踏板驅動系統(2)包括后踏板機構(21)、后中軸(22)和后主動齒盤(23),所述后踏板機構(21)安裝在后中軸(22)的兩端部,所述后主動齒盤(23)通過棘輪結構套裝在后中軸(22)上,且后主動齒盤(23)通過轉向機構(24)驅動螺旋槳(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助力系統(3)包括后曲柄鏈輪(31)、后驅動桿(32)、后連桿(33)和后從動齒盤(34),所述后連桿(33)的一端絞裝在后驅動桿(32)上,其另一端軸接在后曲柄鏈輪(31)的后曲柄(35)上;所述后從動齒盤(34)通過棘輪結構套裝在后中軸(22)上,其內套體與后主動齒盤(23)的外套體固定連接,且后從動齒盤(34)與后主動齒盤(23)的棘輪結構方向相反設置;所述后曲柄鏈輪(31)和后從動齒盤(34)通過鏈條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驅動桿(32)通過傳動機構(6)驅動轉向舵(12)。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前踏板驅動系統(4),所述前踏板驅動系統(4)包括前踏板機構(41)、前中軸(42)和前主動齒盤(43),所述前踏板機構(41)安裝在前中軸(42)的兩端部,所述前主動齒盤(43)通過棘輪結構套裝在前中軸(42)上,前主動齒盤(43)通過鏈條連接后主動齒盤(23),且前主動齒盤(43)與后主動齒盤(23)的棘輪結構方向相同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前助力系統(5),所述前助力系統(5)為手驅動曲柄連桿式結構,其安裝在前踏板驅動系統(4)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助力系統(5)包括前曲柄鏈輪(51)、前驅動桿(52)、前連桿(53)和前從動齒盤(54),所述前連桿(53)的一端絞裝在前驅動桿(52)上,其另一端軸接在前曲柄鏈輪(51)的前曲柄(55)上;所述前從動齒盤(54)通過棘輪結構套裝在前中軸(42)上,其內套體與前主動齒盤(43)的外套體固定連接,且前從動齒盤(54)與前主動齒盤(43)的棘輪結構方向相反設置;所述前曲柄鏈輪(51)和前從動齒盤(54)通過鏈條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曲柄鏈輪(31)和后連桿(33)驅動的上死點、下死點處分別裝置有后過死點裝置(71),所述后過死點裝置(71)由彈片構件或者永磁體構件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曲柄鏈輪(51)和前連桿(53)驅動的上死點、下死點處分別裝置有前過死點裝置(72),所述前過死點裝置(72)由彈片構件或者永磁體構件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彥,未經李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585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網格交叉散熱柵的LED燈具
- 下一篇:一種新型LED燈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