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電站水能二次利用的渠式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5386.0 | 申請日: | 201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21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葉來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來軍 |
| 主分類號: | E02B9/00 | 分類號: | E02B9/00;E02B9/04;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33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站 水能 二次 利用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業一種水能發電的新裝置,一種水能二次利用的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節能減排,是我國政府當前的一項國策。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水利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我國農業的發展;同時,我國又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如何科學地利用現有的水資源為經濟服務,將是一個重大的課題。我國幅員遼闊,有無數個圩堤工程、蓄水工程、引水提水工程和水電與供變電工程,有數不清的堤壩、水渠、水庫和電站,國家在水利事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發電站能將水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發電又不增加建設投資,這將為我們水利發電事業作出一個重大的貢獻。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發電,新的設計和新的裝置,僅見于有限的專業,論文期刊,未見到應用到實際中。可是,許多水電站,經過壩下涵管或隧洞的蓄水,仍能激起幾米或幾十米的落差,巨大的水能就這樣白白地流失了。?
發明內容
發明人經過10多年的觀察和思考,和與水利專家討論和推算,發明了一種發電站水能二次利用的發電裝置,經過理論測算和實際應用效果很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存在的水電站經過壩下涵管或隧洞的水能流失的現象,提供一種水能二次利用新發電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壩下涵管或隧洞的下方設計修建水渠,其寬度與管(洞)口直徑相等,水渠平面高出管(洞)平常出水口20-50公分,水渠與水平線成28度角斜向下方,使水流有導向的經過水渠,長度?20米,這樣使這些水流象光學凹面鏡匯集光線一樣聚集水流,水渠除導流外,還能起到支撐壩底固壩(堤)的作用。水渠橫截面設計為“U”形,其高與寬(半圓直徑)之比為1∶1。再在渠中安裝沖擊輪式發電機組,沖擊輪葉片吃水深度為渠內水尋常水深度的三分之一,使其余水無負荷通過,以利于其對滯后的沖擊輪做功,單機數量1-2臺,水渠的數量等于壩下涵管或隧洞數量。這樣,水能再二次利用發電。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在于:把葉輪式的裝置改為沖擊輪裝置,水渠橫截面形狀改為“U”形渠;實踐證明,沖擊輪裝置比其它裝置耗能少,“U”形渠比其它的設計水的瞬時流量要大。以一個中型發電站計,設計水頭2m,最大水頭4m,最小水頭2m,單機設計流量5m3/S。如果按2m的跌水計算,年新增發電是55萬KMWh,以0.6元/度計,33萬元;一套水渠及發電等整套裝置成本5萬,年新增28萬元的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構成簡單,操作性強,具有良好開發前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水能二次利用的渠式發電裝置結構圖。1、入水口;2、壩;3、壩下涵管口或隧洞口;4、沖擊輪式發電機組;5、水渠(“U”形渠)
圖2為沖擊輪發電機渠中安裝結構圖。6、葉片;7、發電機組;8、水渠(“U”形渠)。?
具體實施方式
該裝置由水渠和沖擊發電機組成,水渠緊接壩下涵管或隧洞口,其寬度視洞(管)口直徑而定,長度20米;水渠與水平線成28度角斜向下方。在渠中安裝1-2臺的沖擊式發電機組,水渠的數量等于壩下涵管或隧洞的數量。這種裝置尤適宜于混流式、貫流式水電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來軍,未經葉來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53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