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紡絲頭套風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4506.5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3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紅;朱昌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5/092 | 分類號: | D01D5/09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惠忠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絲 頭套 風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絲用頭套風管,屬于高分子化纖紡絲輔助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現環吹風(生產工藝風)通過頭套風管的頂部吹出來的風壓力小風量大無力,對原絲冷卻不夠,導致疵點和飄絲或多或少出現,對產品質量有影響。主要原因分析為:1、原風管風吹到原絲上無力,出風口壓力小,也就是講原絲得不到及時冷卻,導致原絲無拉伸能力易斷后產生疵點、飄絲;2、原風管內徑過大,出風口風量過散,吹向原絲冷卻有晃動導致冷卻不全面和冷卻過度會導致原絲發脆。以上原因往往是通過調整風速來控制,最終難易達到滿意效果,在產品質量上存在欠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的不足,提出一種風壓高且出風口風量集中的紡絲頭套風管。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紡絲頭套風管,包括頭套風管和一端設置有錐形導向頭的頂板,該頂板的錐形導向頭放置于頭套風管內,所述錐形導向頭和頭套風管之間設置有內襯管;所述內襯管的上端設有向外開口的上錐形面,所述內襯管的下端設有向外開口的下錐形面,所述上錐形面的管口與頭套風管相封接,所述下錐形面的管口與頭套風管相封接。
優選的:所述上錐形面的開口與頭套風管的夾角α在28度至32度之間,所述下錐形面的開口與頭套風管的夾角β在21度至25度之間。
再優選的:所述夾角α為30度,所述夾角β為23度。
又再優選的:所述內襯管的管徑為頭套風管管徑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紡絲頭套風管,由于在錐形導向頭和頭套風管之間設置有內襯管,且該內襯管管口設置有上錐形面和下錐形面,因此內襯管管徑比頭套風管的管徑小,且環吹風能通過新增的內襯管均勻地排出,因而風壓提高后與風量基本匹配,所以能夠保證原絲在短時間內的冷卻效果,從而提高原絲的牽伸能力,促進生產提高質量。由于內襯管上管口設置有上錐形面,因此出風口風量集中。由于在內襯管上端管口設置有上錐形面,在內襯管下端管口設置有下錐形面,因此一方面能對環吹風起導向作用,另一方面能起到緩沖作用,且能讓環吹風能均勻的擺布吹向原絲,起到冷卻效果。所述夾角α為30度,所述夾角β為23度時,導向作用和緩沖作用達到最佳,且環吹風均勻的擺布吹向原絲,起到的冷卻效果最好。內襯管的管徑為頭套風管管徑的時,吹向原絲的風壓和風速最合適。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紡絲頭套風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一種紡絲頭套風管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結構5的放大圖;
其中:1為頂板,2為原絲,3為頭套風管,4為環吹風,5為內襯管,51為上錐形面,52為下錐形面,6為出風口,7為紡絲用組件和噴絲板。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一種紡絲頭套風管如圖1所示,包括頭套風管和一端設置有錐形導向頭的頂板,該頂板的錐形導向頭放置于頭套風管內,所述錐形導向頭和頭套風管之間設置有內襯管;所述內襯管的上端設有向外開口的上錐形面,所述內襯管的下端設有向外開口的下錐形面,所述上錐形面的管口與頭套風管相封接,所述下錐形面的管口與頭套風管相封接。所述上錐形面的開口與頭套風管的夾角α在25度至35度之間,優選的夾角α為30度,所述下錐形面的開口與頭套風管的夾角β在20度至30度之間,優選的夾角β為25度。所述內襯管的管徑為110mm,所述頭套風管管徑為155mm,即所述內襯管的管徑為頭套風管管徑的。
使用時,環吹風吹進內襯管時,先經過下錐形面的導向和緩沖,當環吹風吹出內襯管到達出風口,吹向原絲時,經過上錐形面的緩沖和束縛,因而能讓環吹風能均勻的擺布吹向原絲,起到冷卻效果,并且由于內襯管的管徑比頭套風管管徑小,因而能保證風壓而又不能有太大的風速,以導致原絲晃動和冷卻過度會導致原絲發脆,影響原絲牽伸。
上面結合附圖所描述的本發明優選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不是作為對前述發明目的和所附權利要求內容和范圍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本發明技術和權利保護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45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旋涂敷裝置以及螺旋涂敷方法
- 下一篇:能適應多種瓶蓋的旋蓋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