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內限位導向墜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2489.1 | 申請日: | 2012-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39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韓新華;王耀坪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鑫迪鐵道電氣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M1/26 | 分類號: | B60M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限位 導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墜砣裝置,尤其是一種隧道內限位導向墜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外棘輪補償裝置比較成熟的是西門子和BB公司,產品的型號較多,由于國外現場施工技術工藝要求很高,加之國外特別是歐洲運行的環境沒有我國復雜惡劣,難以適用于運行速度達300-350km/H的我國高鐵領域,也沒有在國內實踐檢驗,不能夠確保在國內正常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并有價格高昂、難以配套安裝等等問題。因此,相對來說也就對我國使用的補償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傳動效率是棘輪補償性能得到發揮的保證,從而保證接觸網的恒定張力,使得接觸網線高度均勻與平直,即使有很小的硬點都可能造成列車運行的平穩安全,無補償或補償失效都會造成列車運行的極大事故。隨著高速電氣化鐵路的大量修建,棘輪補償裝置在隧道、橋梁等更顯示出了它的極大優越性,但鐵路隧道、城市軌道交通在地下和車站等處由于受空間限制,現有的墜砣的轉向配重及傳動效率已成為制約整體性能的瓶頸,也是棘輪補償裝置在隧道的安裝使用帶來了很多不便。
在隧道內,安裝空間特別有限,在沒有下錨洞的情況下,補償墜砣串的安裝要占用安全維護通道,所以要求結構特別緊湊,盡可能少的占用空間,傳統的墜砣串體積大且僅是機械的疊加,滑動導向依靠鑄造外邊緣的溝槽,由于鑄造外型誤差大,邊緣粗糙,加之外型不均勻無法碼齊,所以依靠外輪廓定位導向顯然有很大的摩擦阻力,從而影響整個系統的傳動效率;墜砣串與導向桿的摩擦阻力大,傳動效率低,由于笨重而難于移動調整,拆裝、維護困難,并存在安全隱患;費工、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耗費大量能源和時間,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低,與發展中的高鐵設施不配套、兼容。是本領域亟待解決卻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不能滿足高鐵發展中的要求,以及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鑒于上述的原因,現有的墜砣裝置需要創新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隧道內限位導向墜砣裝置,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與發展中的高鐵設施好配套、兼容;拆裝、調整方便,提高了墜砣串碼齊的容錯性和導向精度,移動靈活阻力小,傳動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大節約能源和時間,減輕勞動強度;并節約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隧道內限位導向墜砣裝置,是由:吊桿組件,平衡吊板,連接螺栓組件,滾輪件總成,滾輪支架側板,底板,方形墜砣串構成;底板上方設置至少兩串方形墜砣串,每串方形墜砣串的一側預留對應的開口;方形墜砣串的外側設置至少一對滾輪支架側板,滾輪支架側板的上部之間設置至少一對連接螺栓組件,該連接螺栓組件的上方設置平衡吊板,平衡吊板與底板之間設置至少一對吊桿組件在方形墜砣串的開口內;滾輪支架側板的下部之間設置至少一對連接螺栓組件,該連接螺栓組件設置在底板下方;滾輪支架側板的外側分別設置至少兩對滾輪件總成。
吊桿組件對稱設置,連接螺栓組件分別平行并對稱設置,滾輪支架側板對稱設置;兩串方形墜砣串呈中心對稱;兩對滾輪件總成相互對稱。
各相鄰的兩個滾輪件總成的軸線夾角角度設置為90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墜砣串是棘輪補償裝置中實現配重施力的部件,正確加載后,墜砣串的上下自由移動經棘輪裝置轉換后,補償由于熱脹冷縮引起的導線長度變化,重力大小經過傳動效率轉換補償導線的張力,從而實現導線在任何溫度下的恒定張力;
2.裝配在一體的墜砣串連同前后左右雙向滾輪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墜砣限制架的槽鋼內側滾動,其間留有適當的配合間隙,傾斜偏重的一邊有滾動接觸,從而實現前后、左右、以及全自由度的偏斜控制,自動糾正空間位置,上下靈活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緊湊,設計合理,生產容易,安裝、維護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占用空間小,與發展中的高鐵設施好配套、兼容;拆裝、調整方便,提高了墜砣串碼齊的容錯性和導向精度,移動靈活阻力小,傳動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大節約能源和時間,減輕勞動強度;并節約了生產成本。
經過長期現場調研,吸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高速鐵路隧道補償棘輪,能大大減小墜砣串與導向桿的摩擦阻力,提高傳動效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并經過大量的速度為350km/H的高鐵上實驗,使研發獲取了成功。
本實用新型變直接滑動摩擦為前后左右的滾動導向,阻力大幅減小,提高了系統的傳動效率;本實用新型前后左右雙向控制,整合一體,提高了墜砣串碼齊的容錯性和導向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鑫迪鐵道電氣化有限公司,未經洛陽鑫迪鐵道電氣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24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