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冷式放渣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1544.5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12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東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24 | 分類號: | F23C10/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66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風冷 式放渣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附件領域,具體為適用于采用鍋爐底部固態不連續放渣方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冷式放渣管。
背景技術
目前中小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放渣方式大部分采用常規的爐底放渣,放渣管上部與布風板焊接,下部與風室底部的風箱焊接,放渣時放渣管因受熱迅速呈線性膨脹,當在布風板間與風室底部膨脹受阻時,經常出現放渣管與底部風室結合處的焊縫被拉裂現象,造成底部風室漏風,影響鍋爐安全運行。
常規的放渣管為水冷式,它通過在放渣管上安裝水冷卻裝置達到降低放渣管管壁溫度的目的,但由于經常冷熱交替變化,金屬熱疲勞導致放渣管水冷套管經常破裂,一旦水冷套管破裂,將導致鍋爐水冷系統發生泄漏,造成鍋爐停運,鍋爐安全運行周期較短。
因此,提供一種即能夠降低鍋爐放渣管管壁溫度,又能夠解決放渣管與風室結合面的韓裂縫撕裂而漏風問題,進入提供鍋爐安全運行周期的放渣管,已經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降低鍋爐放渣管管壁溫度,縮小因熱膨脹造成的放渣管線性長度變化,從而解決放渣管與風室結合面的焊縫撕裂而漏風問題,延長設備安全運行周期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冷式放渣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冷式放渣管,其上部焊接在布風板1放閘口下部,其下部與底部風室鋼板2焊接,底部風室鋼板2同時與放渣口閘板3上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管的管體外設置有多段散熱片5,散熱片5之間通過耐高溫彈簧4固定。
所述的散熱片5為耐高溫型鋁合金制作成而成的縱剖面呈半圓形的散熱片;
所述的散熱片5與布風板1之間留有空隙;同時散熱片5與底部風室鋼板2之間留有空隙,散熱片5通過設置在放渣管上的限位銷6限制散熱片5的最下端位置;
所述的散熱片5為成對固定在放渣管的外部上,且縱剖面呈半圓形的散熱片5的橫截面弧形直徑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徑。
有益效果:為增強設備的耐高溫性能,放渣管采用耐熱合金鋼管材,散熱片采用具有良好導熱性能的耐高溫型鋁合金材質。固定散熱片用的彈簧采用耐高溫材質,為方便散熱片的安裝和檢修,散熱片采用縱剖面面呈半圓形結構,用耐熱彈簧貼服于放渣管外壁上。散熱片不采用硬鏈接方式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放渣管橫向膨脹時散熱片變形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為:布風板1、底部風室鋼板2、放渣口閘板3、耐高溫彈簧4、散熱片5、限位銷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風冷式放渣管,其上部焊接在布風板1放閘口下部,其下部與底部風室鋼板2焊接,底部風室鋼板2同時與放渣口閘板3上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管的管體外設置有多段散熱片5,散熱片5之間通過耐高溫彈簧4固定。
所述的散熱片5為耐高溫型鋁合金制作成而成的縱剖面呈半圓形的散熱片;
所述的散熱片5與布風板1之間留有空隙;同時散熱片5與底部風室鋼板2之間留有空隙,散熱片5通過設置在放渣管上的限位銷6限制散熱片5的最下端位置;
所述的散熱片5為成對固定在放渣管的外部上,且縱剖面呈半圓形的散熱片5的橫截面弧形直徑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徑。
本實用新型用磨具鑄造成兩個縱剖面呈半圓形的翅片式散熱片5,散熱片橫截面弧形直徑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徑,散熱片縱向長度根據放渣管在風室內的長度安裝長度而定。安裝時將放渣管上部焊接在布風板1放閘口下部,放渣口閘板3上部焊接在底部風室鋼板2上。待放渣管位置固定后,根據布風板1下部至底部風室間的距離將加工好的縱剖面呈半圓形的一對鋁合金散熱片5用耐高溫彈簧4固定在放渣管外壁上,散熱片5與布風板1和底部風室鋼板間留有一定的膨脹間隙,防止散熱片5受熱膨脹擠壓變形。在放渣管與底部風室結合處的上部的放渣管上焊接兩根限位銷6,防止鋁合金散熱片因自身重力下滑至底部風室鋼板2上從而致使預留的膨脹間隙消失。
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進等,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15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