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極式污泥壓榨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1139.3 | 申請日: | 2012-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0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憲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百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污泥 壓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裝備配件,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配套污泥脫水機的壓榨帶。
背景技術
帶式污泥壓榨脫水機,是一種利用壓榨帶與輥軸反復卷繞施壓實現污泥與水分離的專用設備。濕污泥呈粘稠狀,其中的細胞水存留在污泥顆粒間隙之中,因細胞水表面張力很大,在常規壓榨壓力下不易破壁滲出。現有技術為了增加污泥脫水機的脫水效率,提高污泥餅干度指標,在污泥脫水機中應用電泳技術助細胞水破壁。具體做法是將壓榨帶接通直流電的負極,相配合的輥軸接通直流電的正極,此結構在壓榨過程中濕污泥處在電泳條件下促成細胞水破壁向陰極流動,達到提高脫水效率的預期。此結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盡管有效,但存在幾個不足的現實問題。一是陽極輥軸運轉時外表面大部分被壓榨帶包裹著,電泳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去,易惡化輥軸工況;其次是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輥軸表面易產生電化學腐蝕;再一個是現有技術的壓榨帶是鋼絲網結構,壓榨過程中壓榨帶與輥軸之間存在電位差,易產生尖端放電問題,污泥脫水機中頻繁產生尖端放電,除造成相對面電蝕破壞,也存在安全隱患。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造成現有技術故障率高,運行成本大等一系列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連接結構簡單、運轉自如、脫水效率高、使用安全的電極式污泥壓榨帶。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電極式污泥壓榨帶,它包括以平鋪扁平的過濾帶為界分成上壓榨帶
和下壓榨帶。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上壓榨帶為幅寬500mm~2500mm的履帶式結構環形帶,由2~5條相同且相間排列的鏈條和橫向并排連接的上橋板組成,上橋板左端連接豎滑觸線,彈性外伸的豎滑觸線在進入壓榨區觸及預置的24V~120V直流電正極。所述下壓榨帶同樣為幅度為500mm~2500mm的履帶式結構環形帶,由2~5條相同且相間排列的鏈條和橫向并排連接的下橋板組成,在下橋板的右端連接平滑觸線,彈性外伸的平滑觸線在進入壓榨區觸及24V~120V直流電負極。所述上壓榨帶和下壓榨帶面對面平行夾持過濾帶,具有正電位的上壓榨帶與具有負電位的下壓榨帶被位于中間層的過濾帶絕緣相隔構成電極式結構。
上述結構中,鏈條兩側設有翼板結構。上橋板為槽形鋼,其寬度等于所配鏈條的節距,缺口一面朝上與鏈條的翼板作絕緣連接,平底板朝向過濾帶的一面由里向外依次分層連接絕緣墊和電極板,電極板兩端分別連接堰板構成防溢結構。下橋板為矩形鋼管,其寬度等于所配鏈條的節距,鏈條與下橋板底面絕緣連接,朝向過濾帶的一面均布φ1.5mm~φ3mm的淋水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絕緣墊為塑料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電極板為石墨板或奧氏體不銹鋼材質,也可冷軋碳鋼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履帶式結構簡單、結實,適合用于高強度壓榨污泥;
2、上壓榨帶與下壓榨帶之間存在電位差,構成電泳條件使其中的濕污泥被電離,促成濕污泥中的細胞水破壁溢出向負電位的下橋板流動,在電泳和壓榨條件共同作用下,顯著提高濕污泥壓榨脫水效率;
3、上壓榨帶與下壓榨帶之間由過濾帶絕緣相隔,壓榨作業時不會產生尖端放電和短路事故,安全性能好,運行穩定。
4、上壓榨帶為環形帶,使用時為循環運動,散熱性能好。
5、可拆卸結構,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上壓榨帶和下壓榨帶相夾過濾帶的結構橫向剖面示意圖,圖中上壓榨帶和下壓榨帶各設5條鏈條。
圖2是圖1中上壓榨帶結構平面縮小示意圖。
圖3是圖1中鏈條與上橋板的連接結構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豎滑觸線與預置直流電正極觸及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1中下壓榨帶平面結構縮小示意圖。
圖6是圖1中鏈條與下橋板的連接結構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7是圖1中平滑觸線與預置直流電負極觸及放大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上壓榨帶和下壓榨帶相夾過濾帶的結構橫向剖面示意圖,圖中上壓榨帶和下壓榨帶各設2條鏈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百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百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11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