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己內酰胺生產原料——雙氧水純化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8499.8 | 申請日: | 2012-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4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福民;寇曉康;王剛;劉瓊;李益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15/013 | 分類號: | C01B15/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紅團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己內酰胺 生產 原料 雙氧水 純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雙氧水純化的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己內酰胺生產原料——雙氧水純化的裝置。
背景技術
己內酰胺是化纖和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產品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己內酰胺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家公司、工廠在應用不同的工藝路線生產己內酰胺。中國石化的兩大核心技術———環己酮氨肟化制備環己酮肟和環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制備環己酮的研發工作均已獲得突破性進展。該法的主要特點是制備羥胺和羥胺與環己酮反應生成環己酮肟在同一反應器內完成。環己酮肟的生產由反應、溶劑回收、甲苯萃取、甲苯肟精餾等工序構成,在反應體系中使用雙氧水。目前國內外生產H2O2幾乎全部采用蒽醌法,典型工藝過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谝陨仙a工藝原理,在生產雙氧水的過程中產生少量蒽醌類有機物,隨著裝置運行時間的增長,蒽醌類有機物含量也會有所增加,折算成有機碳含量,一般在300ppm以下(裝置運行時間長有時會達到400ppm,甚至更高)。如使用含有有機碳的雙氧水進行環己酮肟生產,就會把這部分有機物帶入最終產品己內酰胺中,給產品的最終精制和產品純度帶來影響。因此,雙氧水需要純化,亦即需要去除雙氧水中的有機碳。己內酰胺產品使用吸附樹脂純化雙氧水有三方面的好處:1、提高最終產品的優級品率;2、延長樹脂運行時間和壽命;3、減輕環保處理壓力,因為蒽醌類物質使用普通生化方式很難進行分解。
目前已公開的關于雙氧水純化方法的專利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采用有機碳吸附加陰陽離子交換法,如CN1285311A,它是將原料雙氧水通過泵輸入吸附柱中用有機碳進行吸附,之后將料液再進入陰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再將料液用過濾器除去顆粒雜質后得到超純雙氧水產品。二是采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加混床離子交換樹脂法,如CN1439600A。前兩種方法雙氧水利用低,處理成本高,分離效果差,純度達不到要求等缺陷。三是采用大孔吸附樹脂加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的處理方法,如CN1669144A。四是采用吸附樹脂處理之后采用冷凝器進行降溫后再進入離子交換樹脂純化如CN101249953A。第三、第四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到雙氧水不穩定及易分解的特性,設備設計中沒有考慮氣封以及管道死腳問題,在工業化生產中容易引發容器憋壓和爆炸。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通過樹脂柱上的上下壓力傳感器結合PLC進行自動壓力調節,防止設備中的憋壓及可能引起的爆炸的一種雙氧水純化裝置。它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大孔吸附樹脂柱,所述的大孔吸附樹脂柱包括有樹脂柱筒體,所述的樹脂柱筒體內安裝有上管接板和下管接板,所述的上管接板的下方安裝有帶有長水帽的布水器,所述的樹脂柱筒體的上端裝有樹脂進口、進料管路和排氣閥,排氣閥與樹脂柱筒體側面安裝的上壓力傳感器和下壓力傳感器連接,所述的樹脂柱筒體的下端裝有出料管路,所述的樹脂柱筒體下端的側面開有樹脂出口。
所述的上壓力傳感器和下壓力傳感器由PLC程序控制。
所述的上管接板和下管接板的材質為PP、PVC、PE、PES、SUS304、SUS304L、SUS316、SUS316L中的一種。
所述的帶有長水帽的布水器材質為PP、PVC、PE、PES、SUS304、SUS304L、SUS316、SUS316L中的一種。
所述的長水帽為塔形水帽、疊片水帽、內絲水帽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單柱,兩柱或以上樹脂柱串聯或者并聯運行的工藝,保證雙氧水的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
通過樹脂柱上的上下壓力傳感器結合PLC進行自動壓力調節,防止設備中的憋壓及可能引起的爆炸。通過管接板與長水帽的連接方式,以及過濾裝置中使用長水帽,可提高雙氧水布液效果,進料均勻,防止勾流和偏流情況發生。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管接板,避免管道死腳料液的殘留,減少物料的損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工藝流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管接板和長水帽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84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