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護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8315.8 | 申請日: | 2012-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36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斌;林高龍;張引斌;廖有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華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06 | 分類號: | A41D13/06;A61N1/32;A61F7/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熊曉果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護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護膝。
背景技術
膝骨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老年人患膝骨性關節炎的現象尤為突出。目前治療關節病的方法是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相結合,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磁療、熱療、運動鍛煉等。現有的電子治療儀就是通過磁、熱、電脈沖對神經、肌肉的刺激,可以放松肌肉、激活中樞神經、促進人體分泌某些生物成分,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現有的電子治療儀體積太大、不便于攜帶。
傳統的護膝一般由海綿體和彈性速帶制成,作用于人體膝蓋時,海綿體對人體膝蓋起到緩解外力和保溫的作用。傳統的護膝攜帶方便,但不具有輔助治療關節疾病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具有治療膝關節疾病作用的護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護膝,包括護膝本體,所述護膝本體上設置有與人體膝蓋相固定的連接結構,所述護膝本體面向人體膝蓋的一側依次設置有軟墊和柔性電路板,所述軟墊和柔性電路板通過其邊緣相互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軟墊面向人體膝蓋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對電極,所述柔性電路板上設置有電源、處理器和低頻脈沖發生器,所述處理器控制低頻脈沖發生器向所述至少一對電極提供低頻脈沖。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連接結構上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設置有電源開關、開關指示燈、低頻工作時間控制旋鈕、低頻工作指示燈、低頻脈沖工作強度控制旋鈕,控制面板通過電連接線與柔性電路板中處理器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軟墊背向人體膝蓋的一側設置有加熱元件。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元件為PTC(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所述控制面板上還設置有加熱時間控制旋鈕和加熱指示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該護膝還包括海綿體,所述海綿體設置于所述柔性電路板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電源為可充電的電池,所述護膝本體與柔性電路板上電源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電池蓋。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結構為彈性粘帶。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護膝,將現有電子治療儀與傳統護膝結合,在護膝內設置低頻脈沖發生器,向人體膝蓋產生低頻脈沖信號,刺激人體膝部關節,消除腿部疲勞,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緩解膝部肌肉神經疼痛,起到治療膝骨性關節炎作用。此外,護膝內還設置有加熱元件,對膝部起保溫作用,同時熱效應使膝部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膝關節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進一步加強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效果。本實用新型護膝,將電子治療儀具有的電療、熱療功能集成于傳統護膝上,解決了現有電子治療儀體積大、攜帶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護膝的主視圖;
圖2為實施例護膝的后視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標記:1-護膝本體,2-彈性粘帶,11-軟墊,12-柔性電路板,13-海綿體,14-電池蓋,15-布帶,16-電連接線,21-粘接部分,22-控制面板,23-加熱時間控制旋鈕,24-加熱指示燈,25-低頻工作時間控制旋鈕,26-低頻工作指示燈,27-低頻脈沖工作強度控制旋鈕,28-電源開關,29-開關指示燈,111-電極,112-PTC熱敏電阻,121-處理器,122-低頻脈沖發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華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華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83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