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白光燈攝像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8110.X | 申請日: | 2012-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7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山禾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G03B15/05;G03B1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白光 攝像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白光燈攝像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普通紅外攝像機夜晚只能拍攝黑白圖像并在光線集中位置曝光,產生圖像發白,造成局部位置不能還原正常圖像以及不能還原現場彩色圖像真實取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白光燈攝像機,它外型結構美觀、緊密合理,夜視彩色圖像及黑白圖像效果比較理想。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置支架1和圓柱機體2;外置支架1固定在圓柱機體2的外部,所述的圓柱機體2包含機芯2-1、組合燈燈板2-2、智能燈控制裝置2-3和雙層隔光玻璃2-4;雙層隔光玻璃2-4設置在圓柱機體2的前端部,組合燈燈板2-2設置在雙層隔光玻璃2-4的內側,智能燈控制裝置2-3與組合燈燈板2-2連接,機芯2-1設置在圓柱機體2的中部。
所述的組合燈燈板2-2上設置有兩顆點陣燈2-2-1和數顆白光燈2-2-2,且兩顆點陣燈2-2-1和數顆白光燈2-2-2分別對稱設置。
所述的機體2的前端設置有防水罩2-5,所述的防水罩2-5與機芯2-1的鏡頭的距離為兩毫米。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外型結構美觀、緊密合理,夜視彩色圖像及黑白圖像效果比較理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置支架1和圓柱機體2;外置支架1固定在圓柱機體2的外部,所述的圓柱機體2包含機芯2-1、組合燈燈板2-2、智能燈控制裝置2-3和雙層隔光玻璃2-4;雙層隔光玻璃2-4設置在圓柱機體2的前端部,組合燈燈板2-2設置在雙層隔光玻璃2-4的內側,智能燈控制裝置2-3與組合燈燈板2-2連接,機芯2-1設置在圓柱機體2的中部。
所述的組合燈燈板2-2上設置有兩顆點陣燈2-2-1和三十顆白光燈2-2-2,且兩顆點陣燈2-2-1和三十顆白光燈2-2-2分別對稱設置。
所述的機體2的前端設置有防水罩2-5,所述的防水罩2-5與機芯2-1的鏡頭的距離為兩毫米。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機芯負責視頻輸出機白天彩色;燈板負責感應光線的強弱,白天關閉紅外燈,而在光線弱時(晚上)打開紅外燈并啟動DSP內部智能防曝光功能,使黑白圖像夜晚不發白。當在15米內遇到有移動物體在監控范圍內時,觸發智能燈控制板強制關閉紅外燈,開啟白光燈,還原彩色圖像,實現彩色圖像現場取證。并達到在白天、晚上都能有清晰圖像。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采用新型的外殼構造,做到防水等級達IP66標準,為了防止漏光的現象,設計的防水罩和機芯的鏡頭距離只有2毫米,并采用雙層玻璃隔光設計工藝,這樣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發射紅外光從的球罩反射到鏡頭,同時在鏡頭前加上厚2毫米軟海綿圈墊,更加避免了漏光的可能性,使攝像機的夜視彩色圖像及黑白圖像效果更好。
本具體實施方式外型結構美觀、緊密合理,夜視彩色圖像及黑白圖像效果比較理想。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山禾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山禾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81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