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煤礦錨桿支護煤巷掘進工作面防片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5660.6 | 申請日: | 2012-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92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栓強;都新建;袁海軍;賈志忠;彭業晉;張飛虹;張天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E21D19/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鄭晉周 |
| 地址: | 048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支護 掘進 工作面 防片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安全支護結構,具體為一種煤礦錨桿支護煤巷掘進工作面防片幫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煤礦井巷道掘進臨時支護、永久支護已很完善,但對煤幫防護措施相對滯后,尤其是掌面、未支護巷幫防護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給安全生產帶來較大隱患。特別是在錨桿支護的煤巷,由于施工工藝要求,幫錨桿一般滯后頂錨桿2排,即掌面巷幫正常情況下存在約2.6米左右的空幫現象。人員在此作業時,尤其是在煤體酥軟(特別是高瓦斯礦井采取抽放措施后,煤體強度大大降低)時,很容易發生片幫事故,嚴重時會造成人員傷亡。全國煤礦掘進面因護幫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多達近百起,造成約幾十人死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在煤礦開采中掌面巷幫存在支護不到位,空幫現象導致片幫等安全事故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煤礦錨桿支護煤巷掘進工作面防片幫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煤礦錨桿支護煤巷掘進工作面防片幫結構,在巷幫中上部已支護的最近兩排錨桿每排各安裝兩個套環,套環內各穿圓鋼作為前探梁,在前探梁內側掛防護裝置。
在割煤后(炮掘為爆破后)將前探梁及時向前移。可以在正式永久支護之前對前段的未支護的巷幫進行臨時的防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主要以原有支護幫錨桿為支點,對空幫區域進行防護,不需要增加較大設備,用時非常少,不影響正常生產作業。使用材料普遍,可簡單加工即可,投入少,經過使用一年觀察,效果良好,防止了片幫事故發生或者導致人員傷亡事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固定圓鋼的套環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護裝置,2-一排上套環,3-二排上套環,4-一排上錨桿,5-二排上錨桿,6-上前探梁,7-下前探梁,8-二排下錨桿,9-二排下套環,10-一排下錨桿,11-一排下套環,12-巷幫。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意,一種煤礦錨桿支護煤巷掘進工作面防片幫結構,在巷幫12中上部已支護的最近兩排錨桿每排各安裝兩個套環,套環內各穿圓鋼作為前探梁,在前探梁內側掛防護裝置1。防護裝置1為金屬網或防護欄。
所述的已支護的離工作面最近兩排水平錨桿為一排錨桿、二排錨桿;一排錨桿為一排上錨桿4、一排下錨桿10,其上分別連接一排上套環2、一排下套環11,在二排錨桿的二排上錨桿5上連接二排上套環3,二排下錨桿8上連接二排下套環9,在一排上套環2、二排上套環3之間穿有上前探梁6,在一排下套環11和二排下錨桿8之間穿有下前探梁7。在上前探梁6,下前探梁7之間連接有防護裝置。四個套環形成一個穩定的支撐結構,可以保證前探梁具有一定的鋼性阻擋力。
防護裝置頂部距頂板距離b不大于300mm,下部距底板距離c不大于1m,前端距牚面煤幫距離a不大于200mm,防護裝置為防護欄,則鋼筋間距150mm,以達到防護作用。防護裝置為金屬網時,要提前將金屬網掛在前探梁內側,并用背板等背實,防止發生片幫且起到防護作用。
為提高適應性,固定圓鋼的套環可加工為“雙孔”結構(見附圖2),且孔徑要有一定富裕系數(φ≮130mm),以更好的適應巷幫凸凹變化及錨桿施工的需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56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煤漿鍋爐
- 下一篇:道路吸塵掃地車的除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