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浸入式散熱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223579.4 | 申請日: | 201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08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曾崑彬;曾錕鉚 | 申請(專利權)人: | 祐彬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34 | 分類號: | B30B15/3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李宇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縣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浸入 散熱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浸入式散熱系統(tǒng),尤指一種將多數(shù)散熱管分別貫穿容器并相對位于容器內部的容置空間,以增加容器容置空間內的散熱面積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油壓機都是從主儲油桶或輔助儲油桶內釋放出液壓油,并透過溫度控制閥將液壓油送入油過濾器,而液壓油除了主要作為傳送壓力功能外,同時亦可帶走油壓機內部所產(chǎn)生的熱源,也因此從主儲油桶或輔助儲油桶內釋放出液壓油并經(jīng)過溫度控制閥前,通常需設置有一冷卻器,以藉由該冷卻器控制液壓油最適合的操作溫度。
然而,一般冷卻器使用久了之后,冷卻器內部容易卡附液壓油的污垢雜質,若相關人員未加以清理冷卻器內部的污垢雜質時,將導致冷卻器逐漸喪失其冷卻功能,同時又加上主儲油桶或輔助儲油桶亦皆無散熱功效,即造成液壓油無法控制在適合的操作溫度下,致使油壓機無法正常運作。
發(fā)明內容
鑒于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浸入式散熱系統(tǒng),主要可增加一容器的容置空間內的散熱面積,以供容器的容置空間內所裝設液體的熱能傳導至容器外部,達到降低液體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浸入式散熱系統(tǒng)包括有:
一容器,內部包含一容置空間;
多數(shù)散熱管,每一散熱管呈中空狀并于其兩端具有管口,且各散熱管分別貫穿該容器并相對位于容置空間內,各散熱管其兩端的管口分別露出于容器的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為,該容器于散熱管至少一端的管口處設置有至少一風扇,以透過風扇強制將外部冷空氣集中流向至散熱管內部呈中空狀的空間中,達到進一步提升散熱管的散熱效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為,這些散熱管之間設有間距。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為,這些散熱管其管口相互連接,使這些散熱管構成回繞式的形式。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為,這些散熱管其管體外部增設有多數(shù)散熱鰭片。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利用多數(shù)散熱管可相對增加容器容置空間內的散熱面積,以供容器的容置空間內的液體與散熱管其管體形成接觸,并經(jīng)由這些散熱管將液體的熱能傳導至容器外部(即液體的熱能可傳導至散熱管,再經(jīng)由散熱管內部呈中空狀的空間散發(fā)至空氣當中),同時透過每一散熱管呈中空狀且兩端的管口分別露出于容器的表面,使得外部冷空氣可于散熱管中形成對流,藉以達到提升散熱管的散熱效能。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特征以及優(yōu)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并據(jù)以實施,且根據(jù)本申請文件所揭露的內容,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前述的目的及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其散熱管透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實施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容器;
10、容置空間;
11、導管;
2、散熱管;
21、管口;
3、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審查員能方便簡捷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內容與優(yōu)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能夠更為顯現(xiàn),茲將本實用新型配合附圖,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以及優(yōu)點,以下的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請參閱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浸入式散熱系統(tǒng),包括有一容器1及多數(shù)散熱管2,其中:
容器1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10,且容器1設有至少一個以上與容置空間10相通的導管11,使得液體可經(jīng)由導管11裝入容置空間10。
散熱管2呈中空狀并于其兩端具有管口21,且各散熱管2分別貫穿前述容器1并相對位于容置空間10內,又各散熱管2其兩端的管口21分別露出于容器1的表面,使得散熱管2其管體位于容器1的容置空間10內,而散熱管2其兩端的管口21相對露出于容器1的表面,且散熱管2的管口21周緣可與容器1的表面形成密封接合,使其將散熱管2其管體密封于容器1的容置空間10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祐彬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祐彬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35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