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電機組油槽測溫元件引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2942.0 | 申請日: | 201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20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盧剛;于守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峰發電廠 |
| 主分類號: | F16L5/04 | 分類號: | F16L5/04;G01K7/18 |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134202***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電 機組 油槽 測溫 元件 引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機組改進裝置,即發電機組油槽測溫元件引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發電機組推力油槽安裝十塊推力瓦,其中每塊瓦安裝一只測溫原件,另有兩塊瓦分別各再裝一只Pt100鉑熱電阻測溫元件,上油(熱油)、下油(冷油)元件。推力油槽共計安裝十四只測溫元件。測溫元件采用三線制接線,十四只測溫元件的引線數量為:14×3=42根引線。以往采用環氧樹脂板作為端子排用螺桿聯接導出引線。引出線端子排在推力上方位置,尺寸為(250mm×200mm)的方形。其缺點是由于推力油槽內裝有透平油,在發電機運轉時,透平油是運動的。這時油位超過端子排,這樣在端子排引線處就有透平油部分滲出,對安全生產構成隱患,并同時造成作業環境污染,浪費資源。在運行過程中采用過一些封堵材料處理引線口后,效果不是很理想,仍有滲油現象。所以有必要對油槽測溫元件引線方式加以改進,排除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密封可靠,避免滲油現象的發電機組油槽測溫元件引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發電機組油槽測溫元件引線裝置,包括端子排引線鋼板,其特征在于端子排引線鋼板上橫穿焊接有鋼管,鋼管兩端擰接有螺帽,測溫元件所有引線捆匝穿過添充滿防火泥的鋼管。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測溫元件所有引線在鋼管兩端被密封,引線方便,密封可靠,測溫元件引線孔中無滲油現象發生,經過發電機組運行一段時間后,使用安全,減少了故障率,更方便了檢修。?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發電機組油槽測溫元件引線裝置包括端子排引線鋼板1,在端子排引線鋼板1上橫穿焊接有鋼管2,鋼管2兩端擰接有螺帽3,測溫元件所有引線4捆匝穿過添充滿防火泥5的鋼管2。螺帽3與鋼管2端部之間有耐油膠板密封墊6,保證密封。引線4左側接測溫元件,引線4右側接端子箱。
具體是:對原推力油槽元件環氧樹脂端子板拆除。用一塊鋼板1(250mm×200mm)做為引線板,且在封堵鋼板1上線開1個Φ80mm圓孔,同時加工一個無逢鋼管2焊于其中,作為引線孔,進行電焊封堵。鋼管2:?Φ80mm,長度200mm。在鋼管2兩端加工螺紋和封堵六方螺帽3(螺母)。六方螺帽3尺寸可跟據使用材料確定,與鋼管2螺紋緊密配合。外形尺寸無嚴格要求。準備耐油密封膠、塑料帶、耐油膠板密封墊6和防火泥5。將所有引線在捆匝為一起前,用密封膠將要捆匝部分涂均勻后用朔料帶包匝緊固,略小于封堵螺帽3引線孔直徑,使在旋轉螺帽3時不損傷引線。封堵螺帽3內加用耐油膠板密封墊6,可根據螺帽3旋如情況,可加兩至三片層間涂密封膠。在鋼管2內添充防火泥5,要求添滿兩端壓緊后,用搬子(管鉗子)將油槽內、外螺帽3旋緊。可見壓出的密封膠質?,說明已密封嚴密。現1號機組、2號機組、3號機組的推力、上導都進行了此項改進,很好的解決了油槽測溫引線滲油的難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峰發電廠,未經云峰發電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29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