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2932.7 | 申請日: | 2012-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2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李長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57/02 | 分類號: | B24B57/02;B24B55/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6603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式微 潤滑 供給 裝置 | ||
1.一種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設備本體的床身,在床身上設有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工控裝置、伺服驅動器、潤滑劑供給系統和壓縮空氣供給系統;伺服驅動器驅動潤滑劑供給系統,潤滑劑供給系統和壓縮空氣供給裝置均與噴嘴連接;工控機將運動參數送到伺服驅動器,由伺服驅動器驅動伺服電機帶動潤滑劑供給系統的齒輪泵轉動,將潤滑劑通過潤滑劑供給系統的排油單元,送入噴嘴變為具有固定壓力、脈沖頻率可變、液滴直徑不變的脈沖液滴,同時噴嘴還在壓縮空氣供給系統產生的高壓氣體產生的空氣隔離層作用下以射流形式將液滴噴入磨削區進行冷卻潤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潤滑劑供給系統是主要由油箱、齒輪泵、排油單元、過濾器Ⅰ、伺服電機I、伺服電機II組成;其中,伺服電機I通過聯軸器II與齒輪泵連接,伺服電機II通過聯軸器I與排油單元連接;吸油管下端插入油箱中,上端與齒輪泵的吸油口相連;與齒輪泵排油口相連的管路則分成兩路,一路與插閥板上的管路相連,另一路與過濾器Ⅰ一端相連,其中與插閥板相連的管路,再與壓力表Ⅱ和溢流閥進油孔相連,溢流閥的排油口與回油管上端相連,回油管的下端插入油箱中;過濾器Ⅰ的另一端經管路與排油單元相連,排油單元與噴嘴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單元包括排油單元殼體及其兩側的固定盤和端蓋,固定盤與排油單元殼體采用管螺紋連接,端蓋與排油單元殼體采用螺栓連接;旋轉盤裝在排油單元殼體內部,通過推力球軸承和深溝球軸承對其徑向定位,從左到右依次通過固定盤,深溝球軸承,彈簧體,推力球軸承,端蓋對其軸向定位;固定盤中心軸線處鉆有吸油孔,與由過濾器Ⅰ引出的管路通過卡套式管接頭Ⅱ連接,以軸線為中心的圓上鉆有排油孔,與輸出油液的管路通過卡套式管接頭Ⅰ連接;所述旋轉盤左端面沿半徑方向加工有油槽,右側加工有鍵槽,裝有鍵,并與聯軸器Ⅰ相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端蓋設有氈封油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縮空氣供給裝置包括空壓機,從空壓機中引出的氣壓管路,一路連接安裝在插閥板上的壓力表Ⅰ和安全閥,另一路從插閥板一端引出,經過濾器III與噴嘴相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嘴包括多根噴管,錐形噴嘴頭,噴嘴體,噴嘴內芯以及內芯噴頭;其中各噴管與噴嘴頭上的相應導氣孔連接,噴嘴頭與噴嘴體之間連接,噴嘴體與噴嘴內芯之間連接,噴嘴內芯設有進氣孔,通過卡套式管接頭Ⅲ與排油單元相連,其中噴嘴體側面鉆有進氣孔與空壓機的輸出管路相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嘴頭中心軸線處為液滴通道,左端圓錐面在固定直徑的圓截面上鉆有多個在圓周等距分布的導氣孔,導氣孔與各噴管相連,兩相對噴管之間的夾角為22~23°,在噴嘴頭內側裝有O型密封圈Ⅰ和O型密封圈Ⅲ,噴嘴內芯根部裝有O型密封圈Ⅱ。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嘴內芯內部設有導油孔,左端與內芯噴頭之間連接,其中內芯噴頭中間軸線處鉆有進氣孔,噴嘴內芯的左端的外圓柱面與噴嘴體內圓柱面之間形成空腔,空腔左端與四個導氣孔相連,右端與進氣孔相連,空腔斷面的環形面積小于進氣孔的截面積,從而對進入的壓縮空氣起到增壓的效果。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罩式微量潤滑供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油箱設有油標,底部設有放油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293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語文教學畫線裝置
- 下一篇:木材拉絲機械的進料機構





